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歐陽炯的詩 > 南鄉子·岸遠沙平

南鄉子·岸遠沙平

[唐代]:歐陽炯

岸遠沙平,日斜歸路晚霞明。孔雀自憐金翠尾,臨水,認得行人驚不起。

南鄉子·岸遠沙平譯文及注釋

譯文

江岸遠處,平平的沙灘,夕陽照著歸路,歸路上晚霞燦爛。一只孔雀臨水自賞,敞開的翠尾七彩斑斕。路上的腳步似把它驚動,誰知它認得行人開屏依然。

注釋

南鄉子,詞牌名,又名《好離鄉》、《蕉葉怨》,唐教坊曲,原為單調,有二十七字、二十八字、三十字各體,平仄換韻。單調始自后蜀歐陽炯。南唐馮延巳始增為雙調。馮詞平韻五十六字,十句,上下片各四句用韻。另有五十八字體。雙調五十六字,前后闋各四平韻,一韻到底。

歸路:回家的路。

自憐:自愛。金翠尾:毛色艷麗的尾羽。

臨水:言孔雀臨水照影。

參考資料:

1、錢國蓮 等 .花間詞全集 :當代世界出版社 ,2002 :125 .

2、房開江 崔黎民 .花間集全譯 :貴州人民出版社 ,1990 :378-379 .

3、陳如江 .花間詞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7 :378-379 .

南鄉子·岸遠沙平鑒賞

  這首詞詠的是難過風光中的原野暮色。朝與暮作為特定內容可以有昂揚向上和頹廢沒落的寓意,但作為自然景色卻都很美,旭日和夕陽,朝霞和晚霞,絢麗而富于變化,都能激起人們的美感。在古典文學中寫暮色的名句、名作是不少的,歐陽炯能寓奇于變,寫景抒情,與前人不相因襲,具有藝術魅力,他寫南國新異景物,是出于妍雅之筆。這一首像一幅旅人暮歸圖。

  “岸遠沙平,日斜歸路晚霞明”,詞一開頭雖無一字寫河,而河已突現在畫面。從遠岸、沙灘,人們不難意識到附近有一條魚歸路曲折并行的河流。岸之“遠”,“沙”之平都是人的感覺,所以詞雖未直接寫人而旅人也自然突現在畫面上了。然后詞人著一“歸”字,使他的活動內容更為具體,而且能引起人的豐富聯想。至于“日斜”、“晚霞明”,既點明了歸途的時間,又渲染了景物的色彩。應當說這兩句十一個字已把旅人暮歸的背景表現得頗有畫意了。下面三句則是畫面的中心,是近景,是特寫,它使暮景帶上了鮮明的個性特征:“孔雀自憐金翠尾,臨水,認得行人驚不起”,這景象只有南國才有。

  孔雀的珍奇美麗,自古為人稱道。屈原《九歌》描寫少司命華麗的車蓋,已提到以孔雀羽為飾。歐陽炯寫的不是人工飼養的孔雀,而是野生孔雀。他寫旅人忽見河邊孔雀開屏,它那徘徊四顧的神氣,儼然自憐其尾。孔雀長期未受人們侵擾,與人相狎,所以盡管起初被旅人的腳步聲嚇了一跳,但看看旅人又馬上鎮靜下來,并沒有拖著長尾飛去。

  這首詞,從押韻看,它先用平韻,后用仄韻,給人以音律變化之美。整首詞重視創造意境,景中有人,所以有以少勝多之妙。

歐陽炯簡介

唐代·歐陽炯的簡介

歐陽炯

(896-971)益州(今四川成都人),在后蜀任職為中書舍人。據《宣和畫譜》載,他事孟昶時歷任翰林學士、門下侍郎同平章事,隨孟昶降宋后,授為散騎常侍,工詩文,特別長于詞,又善長笛,是花間派重要作家。

...〔 ? 歐陽炯的詩(47篇)

猜你喜歡

十二月二十三日對雪

徐震堮

暗云貼水疑無縫,禿樹當風強作聲。今日清寒才到骨,一簾飛雪畫江城。

登華頂峰

宋代鮑朝賓

籃輿直上八重峰,千里秋蟾咫尺中。寄語塵寰高會者,清光不與世間同。

壬子正月重赴金陵志館偶誦陶詩遙遙從羈役一心處兩端句憮然有感

清代邵泰

春風從何來,所過不留跡。人與物同春,欣欣各自得。

而我獨何為,當春轉蕭瑟。親老不能待,饑驅此行役。

挽右光祿大夫知樞密院事贈開府儀同三司孫公二首 其一

劉摰

岑令神情竭,裴公柱石衰。國貪黃發舊,身負赤松期。

人也將安仰,天乎不慭遺。延和聽詔語,深見兩宮悲。

粵臺懷古四首分韻得幽字 其三

明代黃佐

對酒煙霞晚,裁詩天地秋。坐聞松籟迥,行愛桂巖幽。

大澤龍蛇遠,荒臺鹿豕游。向來南海尉,辛苦事嬴劉。

大行皇太后挽詞二首

宋代陳師道

扶日行黃道,乘云上紫微。

憂勞形末命,恭儉見陳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