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辛棄疾的詩 > 蘭陵王·恨之極

蘭陵王·恨之極

[宋代]:辛棄疾

己未八月二十日夜,夢有人以石研屏見餉者。其色如玉,光潤可愛。中有一牛,磨角作斗狀。云:“湘潭里中有張其姓者,多力善斗,號張難敵。一日,與人搏,偶敗,忿赴河而死。居三日,其家人來視之,浮水上,則牛耳。自后并水之山往往有此石,或得之,里中輒不利。”夢中異之,為作詩數(shù)百言,大抵皆取古之怨憤變化異物等事,覺而忘其言。后三日,賦詞以識其異。

恨之極,恨極銷磨不得。萇弘事,人道后來,其血三年化為碧。鄭人緩也泣。吾父攻儒助墨。十年夢,沈痛化余,秋柏之間既為實。

相思重相憶。被怨結(jié)中腸,潛動精魄。望夫江上巖巖立。嗟一念中變,后期長絕。君看啟母憤所激。又俄傾為石。

難敵,最多力。甚一忿沈淵,精氣為物。依然困斗牛磨角。便影入山骨,至今雕琢。尋思人間,只合化,夢中蝶。?

蘭陵王·恨之極譯文及注釋

譯文

怨恨真是到了極點,而怨恨到了極點就無法消散磨滅。萇弘含恨屈死于蜀,人們常說,他的血三年以后化為了碧玉。鄭國人緩也曾泣涕相告:我的父親攻擊儒家協(xié)助墨家造成了我憤而自殺的后果;十年之后我托夢與他,告訴他我的滿腔沉痛之所化,就是我那墳冢上的秋柏早已結(jié)出的累累果實。

相思相憶至極亦容易轉(zhuǎn)為怨恨。愁怨結(jié)于衷腸,會暗地里牽動精神魂魄,讓人哀毀骨立;你可見那長江邊上傲然矗立的“望夫巖”比比皆是??蓢@還有因一念之差而生出變故以致終身難以挽回的。你看夏啟的生母為怨憤所激,頃刻之間便化成了石頭。

張難敵,勇敢而力氣超群。他一氣而沉入深淵,其精氣化物之后,依然作磨角斗牛困斗硯池之中;其身影化入山石里,使得山石至今難以雕琢。仔細想來,人生在世,就像莊周夢中化為蝴蝶一樣的虛幻。

注釋

己未:宋寧宗慶元五年(1199)。

石研屏:石磨屏。

餉:贈。

識(zhì):記。

銷:消滅、消散。

“恨之極”兩句:千古以來,恨極之事難以銷磨。

“萇弘”三句:《莊子·外物篇》:“萇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為碧?!?/p>

萇(cháng)弘:周之大夫?;滔祩髡f,極言其怨憤而忠貞精誠。

緩:此指人名。

儒、墨:儒家與墨家學派。

結(jié)中腸:阮籍《詠懷詩》容好結(jié)中腸。

精氣為物:易.繁赫上。精氟屬物,游魂屬愛。

困斗:《左傳宜公十二年》,困段猖同,況圓相乎?

山骨:謂石。韓愈《石鼎聯(lián)句》:“巧匠靳山骨?!?/p>

“難敵”七句:即賦詞序中張難敵化石事。

尋思:不斷思索

“尋思”三句:是非難論,人生如夢。莊周夢中化蝶事。

參考資料:

1、丁華民,孟玉婷.文豪書系 辛棄疾 第十九卷:,吉林文史出版社,吉林音像出版社,2006.3:第198頁

2、吳則虞.辛棄疾詞選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06月第1版:第12頁

蘭陵王·恨之極創(chuàng)作背景

  《蘭陵王·恨之極》作于己未年,即公元1199年(宋寧宗慶元五年),當時辛棄疾閑居江西鉛山瓢泉,已經(jīng)遭受排擠多年,處于政治失意時期。所以,就以這年八月二十日夜間夢見的故事為題材,寫下了這篇有感而發(fā)的記夢詞。

參考資料:

1、辛更儒.辛棄疾詞選:中華書局,2009.8:第150頁

蘭陵王·恨之極鑒賞

  辛棄疾此詞因夢而作。一起“恨之極”兩句總攝題旨,以下承以五事:一二疊分詠四事,三疊歸到難敵本事,雖人異事異,然皆怨憤變化則同。結(jié)韻化蝶,點醒一個“夢”字以自我開解。題序中說作者夢有人送給他一件石研屏,并講述了一個離奇的故事:湘潭張難敵因搏斗而死,死后化為斗牛石,使里中得之者不利。夢境本來不足為憑,但它卻是作者情感思想的某種曲折表現(xiàn),所以這首詞也就通過古來四件因怨憤變化為石的記載(萇弘、鄭人緩、望夫婦、啟母)參證張難敵的故事。三片之中,上片寫兩男因恨化石,是父子君臣事;中片寫兩婦因怨化石,是夫婦事;而下片則寫張難敵雖然斗敗,但化為石后仍作困斗的形象,贊揚張難敵抵死不屈的斗爭精神。文詞雖然詭譎詼諧,構(gòu)思卻極巧妙。論其主旨,可以說這首詞創(chuàng)造了一個張難敵的不屈形象,借以抒發(fā)胸中激憤不平的怨氣,用以影射當時的政治斗爭。體裁基本上是屬于賦體入詞,類似一篇散文小賦。

辛棄疾簡介

唐代·辛棄疾的簡介

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zhàn)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zhí)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 ? 辛棄疾的詩(792篇)

猜你喜歡

贈程潔庵五首 其三

元代李道純

庵兒潔凈元無物,只個瓊蟾養(yǎng)在中。功備煉成三五一,光輝南北與西東。

畫梅為章次公成之題四首 其一

曹家達

鶴唳四山應(yīng),花開月有棱。朔風殘臘鼓,微雪上元燈。

沙磧晨逾靜,煙光夜不凝。待招仙子下,遠在最高層。

宋代蘇轍

清江入城郭,小浦生微瀾。

妙音

陳振家

信如藝苑集群英,山里儼然音樂城。鳥詡舌靈歌百調(diào),蛙矜嗓大叫千聲。

幽蟲走獸齊吟奏,巖罅溪流相放鳴。萬曲唯吾能領(lǐng)會,妙章句句唱和平。

三高祠

宋代姜夔

越國霸來頭已折,洛京歸后夢猶驚。

沉思只羨天隨子,蓑笠寒江過一生。

答皇甫子循見寄

歐大任

雙魚消息五湖還,玄晏先生尚閉關(guān)。人候小車乘下澤,書成殘草寄名山。

江南煙月參差際,淮浦風云澒洞間。尺素懷君三百里,竹林何日一追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