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梁啟超的詩 > 太平洋遇雨

太平洋遇雨

[清代]:梁啟超

一雨縱橫亙二洲,浪淘天地入東流。

卻余人物淘難盡,又挾風雷作遠游。

太平洋遇雨譯文及注釋

譯文

我乘船過太平洋見雨霧迷茫橫貫亞洲美洲,遠處水天相連浪濤好象在蕩滌天地向東流去。

戊戌政變后的劫余人物不會被歷史浪潮滌蕩盡,今天我又懷著改革社會的雄心壯志作遠游。

注釋

縱橫:形容雨霧迷茫,無邊無際。

亙:gèn,橫貫,從此端直達彼端。

二洲:指亞洲、美洲。太平洋東接美洲,西接亞洲。

浪淘天地:形容浪濤好象在蕩滌天地。

卻余人物:指戊戌改變后的劫余人物,包括詩人自己。

淘難盡:指維新變法的人物沒有殺盡。

風雷:詩人借以比喻自己懷有改良社會的雄心壯志。遠游:指詩人遠游美州。

參考資料:

1、王烈夫.元明清詩詞名作注解析譯:武漢大學出版社,1994.10:第169頁

太平洋遇雨創作背景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九月二十一日,慈禧太后發動政變,囚禁光緒帝,大肆捕殺維新黨人,變法宣告失敗,詩人逃往日本。第二年,即1899年,詩人往游美洲,乘船過太平洋,遇雨有懷,而寫下這首七絕。

參考資料:

1、王烈夫.元明清詩詞名作注解析譯:武漢大學出版社,1994.10:第169頁

太平洋遇雨鑒賞

  這首詩據說是在革命斗爭極其艱苦的情況下,作者寫此詩作為聯絡暗號用的。

  詩的起句就點題,并表現出一股恢宏的氣勢:天宇之大,一雨能夠延綿亞美二洲。也就是說,在太平洋上遇到的雨,既灑落在此去之美洲上,又灑在已離之亞洲上。此去的美洲如何,暫時按下。已離之亞洲,則令詩人浮想聯翩,綰今及古,于是以“浪淘天地入東流”承接,第一二句聯系緊密,結構更顯緊密。而第二句把雨中的亞洲大地那種壯闊的景色展現在讀者面前,詩人設想那灑在亞洲中華國土上的雨,必定激起滔天巨浪,滾滾東流,“浪陶天地”,這是何等的氣魄,“入東流”,則又指明了了天地運行的真理,也預示著位于世界東方的中華民族定當掀起一波鋪天蓋地的巨浪。而這句詩又自然而然地與蘇東坡的名句“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赤壁懷古》)聯系起來。但詩人并不茍同于坡仙的懷古傷今,于是轉出新意:“卻余人物淘難盡。”“卻”字關聯上句,使本句意思格外突兀:自信自己雖是戊戌劫余的人物,但決不會像千古風流人物那樣,瞬息即被歷史之波浪長流所淘盡。但也就是這種突兀,更能將作者自己與古代的風流人物之間那種反差體現出來,于是,詩的最后一句“又挾風雷作遠游”,便表示了自己壯志未泯,此番遠游美洲決不消極逃遁,而是另有一種風雷大志包藏胸中。風雷本是一種自然天象,風雷大作則宇宙震顫,以往的古詩中常用以表示大有作為之意,而作者正是要借風雷這種驚天動地的現象來表明自己立志開創一番宏圖偉業的決心。此句在這里,出自一個在戊戌變法中遭到慘敗的重要人物之中,這種反差更震撼人心。

  整首詩托雨寫志,表現了作者并不因為變法維新運動的失敗而退縮,胸懷遠大目標,一往無前的精神。由平常的景帶出不平常的情。立足于太平洋之上,遙視亞美二洲;身處政治逆境之中。而思及古今,更展望未來。境界開闊,情懷高遠,有一種奔放熱情溢于字里行間。

梁啟超簡介

唐代·梁啟超的簡介

梁啟超

梁啟超(1873年~1929年),字卓如,一字任甫,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飲冰子、哀時客、中國之新民、自由齋主人,漢族,廣東新會人,清光緒舉人,和其師康有為一起,倡導變法維新,并稱“康梁”。是戊戌變法(百日維新)領袖之一、中國近代維新派代表人物,曾倡導文體改良的“詩界革命”和“小說界革命”。其著作合編為《飲冰室合集》。

...〔 ? 梁啟超的詩(109篇)

猜你喜歡

震兒設教永平移家就養途中即事有作

清代孔繼瑛

有子悲風木,饑驅到北平。移家聊遠道,就食悵馀生。

載主親封篋,棲神宛倚衡。同車頻險阻,共命判幽明。

送許云程大行奉使還瓊為宮保海公營墓

明代王弘誨

清朝耆碩里中聞,敕葬新恩借使君。海上松楸覃雨露,日邊劍舄擁風云。

茂陵遺草歸時奏,庾嶺寒梅到處芬。知是靈均門下客,大招何處擬騷文。

和先師宏智和尚五轉位頌·匣里青蛇吼

宋代釋慧暉

寶劍橫斜天欲曉,洗凈魔佛逼人寒。

匣中陰陰光生處,衲子徒將正眼看。

讀渡江諸將傳

宋代王邁

讀到諸賢傳,令人淚灑衣。

功高成怨府,權盛是危機。

送傅貞甫西游

歐必元

江亭送客酒盈尊,江山秋風木葉翻。三百灘頭看夜月,萬重山色送啼猿。

求丹不問千年汞,作賦能銷二女魂。花底青絲游騎遍,河陽栽后幾株存。

寓鐘寶潭解館二首 其二

元代胡天游

昔我之來柳依依,今我之別山川落葉聲離離。停杯撫劍不能別,此別不飲將何如。

長魚橫盤尾如帚,六龍行炙膳夫手。我自長歌子有酒,男兒快意三百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