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李清照的詩 > 殢人嬌·后亭梅花開有感

殢人嬌·后亭梅花開有感

[宋代]:李清照

玉瘦香濃,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江樓楚館,云閑水遠。清晝永,憑欄翠簾低卷。

坐上客來,尊前酒滿。歌聲共、水流云斷。南枝可插,更須頻剪。莫直待西樓、數聲羌管。

梅花 

殢人嬌·后亭梅花開有感譯文及注釋

譯文

細細的梅枝,濃濃的梅香,馨香一直持續到雪化。想起賞梅,發現已經過了賞梅時節,只剩下遺憾。寄居在外,路途漫漫。白日如此漫長,倚欄望去。

宴上客人來來去去,杯中滿是美酒。歌聲唱合,如行云流水。那些最早開花的梅枝要在它們還沒開敗時,就要多采剪。人身的聚散本是匆匆,獨上西樓,聽那幽怨的羌笛聲。

注釋

①殢人嬌:一名《恣逍遙》。

②玉瘦:比喻梅花的清秀之姿。

③檀:比喻花的香味。

④恨:遺憾。探:觀賞。

⑤江樓楚館:泛指旅舍。

⑥云閑水遠:形容行程遙遠。

⑦坐上兩句:《三國志·崔琰傳》注引張璠《漢紀》:孔融“愛才樂酒,常嘆曰‘坐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吾無憂矣。’”

⑧南枝:向陽梅枝,最先發花。

⑨西樓:指思婦住處。

⑩羌管:即羌笛。笛曲中有《梅花落》,甚為凄涼。

參考資料:

1、楊合林.李清照集[M].湖南:岳麓書社出版社,1999.

殢人嬌·后亭梅花開有感鑒賞

  上片開門見山,吟詠梅花且嘆悔此次賞梅又遲來了一步。梅花,以其寒冬臘月發花,且有堅貞耐寒之志而深受愛重,在我國歷來有“國花”之稱譽;其花五瓣,花色有白、亦有紅;古人賞梅講究“四貴”,除貴曲不貴直,貴疏不貴密之外,也貴梅花之瘦不貴其肥,貴梅花之合(含苞)而不貴其開(盛放)。“玉瘦香濃,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是說:玉色的白梅花清瘦飄逸,淺紅色的梅中上品檀香梅相形之下顯得色澤濃艷,它們散發著襲人的香氣;白雪正在消融,那雪壓梅枝的美景已不見;真真令人遺憾,沒想到賞梅竟然又來晚了。一個“又”字,表達了詞中主人年年探梅、年年嘆晚的心情;當然只有面對愛之甚深的對象,才會發出“恨晚”的嘆息。此處也足見作者遣詞匠心之一斑。

  “江樓楚館,云閑水遠。清晝永,憑欄翠簾低卷”之句,交待了賞梅的環境地點、寫出了遠眺近俯的自然景色,也刻劃出了一種閑適恬淡的心境。句中“楚館”的“楚”字,本指春秋戰國時的楚地,即今之湖南、湖北一帶,此處泛指江南。在長江之濱的楚地南天,錯落矗立著無數亭臺樓館,這里梅花競放,又是賞梅的好去處;仰望白云閑散依藍天而飄浮,俯視碧波漣漪逐江水而流逝;清涼的白晝是這樣漫長,沉醉在陣陣梅香中的探梅人,憑倚著雕欄放眼遠望,信手卷弄著低垂著的翠綠色的帷簾。上片至此而止,主要是側重寫景的幽深、人的安閑,為下片不平靜心情的抒發埋下伏筆,達到以靜襯動的效果;當然,如果說此處靜中伏有波瀾的活,便是“清晝永”中的“永”字撩起的。“永”是長的意思,人物感覺上的時間是長還是短,隨人的心情而變:歡樂嫌短,愁苦恨長,這是人之常情。那么詞中人“清晝永”之說,內里是否包含著幾分惆悵。

  下片“坐上客來,尊中酒滿”兩句寫的是良友相聚、舉杯飛觴、開懷暢飲、縱歌抒懷的場面。“歌聲共,水流云斷”,充滿詩興豪情的文人雅士對酒自是高歌,面對著象征高雅氣節又令人心神陶醉的梅花。于是,群情激動,縱情引吭,你唱我和,這歌聲充塞天地、嘹亮悠揚,上遏白云、下斷流水。該詞至此,歡樂之情已達頂巔,激越的情緒隨著歌聲止歇漸漸平靜下來,另一種心態便代之而起,詞人的筆觸也宕然轉開,回到賞梅的現場“南枝可插,更須頻剪”,然后便在“莫直待,西樓數聲羌管”的頗懷傷感的聲中戛然止住。從字面意思看這幾句是指點著眼前的梅樹;那南邊向陽枝頭上的花兒令人喜愛,可以攀折供插,需趁著它方開未殘,快多些采剪,或簪在鬢邊,或插放幾案,把梅的疏姿倩影和梅的寒香冷艷盡多的留在身邊;千萬不要等到花瓣殘落、隨風化泥的時刻再惆悵留連。弦外之音卻是借物抒情,感傷光陰流逝,花開花落,容顏易老,聚少離多,人生得意與相聚之時需盡情歡暢,待到《梅花落》的曲調已經奏起,羌笛聲聲泣訴別離的時候,離愁別怨便會鋪天蓋地地襲來了。

李清照簡介

唐代·李清照的簡介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 ? 李清照的詩(119篇)

猜你喜歡

結交行送武之文

元代王冕

江南野人毛發古,騎牛讀書無一侶。白眼遙看泰華云,赤腳冷濯滄浪雨。

長安小兒不足數,論文忽有東平武。武君胸中氣崢嶸,呼吸云夢吞滄溟。

上饒道中雜詠三首 其二

宋代李綱

鬢毛蕭颯寸馀冠,蒙犯風霜卻歲寒。但使孤忠能感激,豈辭遠謫備艱難。

蒼蒼云木留深景,渺渺深溪瀉暮湍。獨坐苦吟山寺冷,照人孤月正團欒。

洛陽道 二

南北朝徐陵

洛陽馳道上。

春日起塵埃。

重陽侍老人飲

宋代陳文蔚

九十慈親鬢發播,今年菊早去年花。

一尊細說重陽事,似此清歡有幾家。

再題翠云山房

弘歷

平生山水心,勝地輒留詠。虛軒愜遠寄,萬象供臨憑。

嵐靄朝夕變,峰巒前后映。秀是圖畫體,貞為松柏性。

答楊銀臺實夫

明代周倫

華省得高彥,道誼端可即。暌違苦炎熱,書記每相憶。

因擬翠微寺,侵晨計登陟。適我絆公事,躋馬復停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