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孟浩然的詩 > 與顏錢塘登障樓望潮作

與顏錢塘登障樓望潮作

[唐代]:孟浩然

百里聞雷震,鳴弦暫輟彈。

府中連騎出,江上待潮觀。

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寬。

驚濤來似雪,一座凜生寒。

贊美 

與顏錢塘登障樓望潮作譯文及注釋

譯文

江潮如雷,聲震百里,隆隆滾過,手中的鳴琴呀,暫且停止了彈撥。

府中的官員一個接一個騎馬而出,觀看潮水呀,早早地在江邊等著。

陽光照射下,秋云仿佛格外高遠,海水在天際浮動,顯得特別寬闊。

浪濤涌來,卷起了千堆萬堆白雪,觀潮的人啊,誰不感到寒氣凜冽。

注釋

顏錢塘:指錢塘縣令顏某,名未詳。前人習慣以地名稱該地行政長官。錢塘:舊縣名,唐時縣治在今浙江杭州市錢塘門內。

障樓:一作“樟亭”,指樟亭驛樓,在錢塘舊治南。

鳴弦:春秋時孔子弟子宓子賤,曾經為單父長官,他“嗚琴不下堂而單父治”,這里用此典故,稱頌顏縣令善于為政。

輟(chuò):停止。

連騎:形容騎從眾多,絡繹而出的樣子。

迥(jiǒng):遠。

渤澥(xiè):指渤海。這里指錢塘江外的東海。

坐:通“座”,座位。

凜(lǐn):凜然。

參考資料:

1、蕭少卿編著.古代登臨詩詞三百首: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14.09:第31頁

2、朱宏輝,徐榮街.唐詩賞析:連云港市教師進修學院,1979.12:第19-20頁

與顏錢塘登障樓望潮作創作背景

  詩人漫游吳越,至杭州,約于開元十七年(729年)八月十五,與錢塘縣令顏某同觀錢塘江潮,寫下了這首詩。

參考資料:

1、張忠綱主編.全唐詩大辭典 國家“九五”規劃重點圖書:語文出版社,2000.09:第354頁

與顏錢塘登障樓望潮作鑒賞

  這是一首詠寫錢江潮的作品,敘寫江潮如雷似雪,有聲有色,十分壯觀。全詩可以分為觀潮前與觀潮兩部分。

  詩的前四句寫觀潮前。“百里聞雷震,鳴弦暫輟彈”。未見江潮,先聞其聲。潮聲巨大,猶如雷震,并臣震動百里。首句五個字渲染出江潮的磅礴氣勢。詩的起句先聲奪人,很有力量。“鳴弦暫輟彈”描述縣令暫停公務前往觀潮,字面上卻以“鳴弦輟彈”出之,巧妙地造成以弦聲反襯潮聲,使讀者感到在江潮的巨大聲勢下,弦聲喑啞了。這句暗用孔子弟子宓子賤任單公縣縣令時,鳴琴不下堂而把縣城治理好的典故,稱贊顏錢塘善理政。寫縣衙門內連騎涌出,急速趕到江岸上觀潮,進一步渲染氣氛。

  詩的后四句直寫觀潮的景況。詩人仍不寫漲潮,而是以兩句描繪錢塘江潮到來的壯麗景象。但詩人仍不是直接寫潮,而用日光、秋云、天空、大海烘托。上句以秋云迥襯托江潮遠遠而來,下句借浮天渤澥反映潮的浩闊,充分地表現出大潮澎湃動蕩的偉力。接著詩人向讀者描繪出漲潮的壯觀畫面:“驚濤來似雪”,驚濤駭浪排空而來,如萬馬奔騰,潮水卷起的浪墻似一道突起的雪嶺,鋪天蓋地而來。畫面氣勢宏大,雄奇無比。結句“一坐凜生寒”是又一次襯托,用滿座觀潮人嚇得膽顫心寒,再次對錢江潮這宇宙的奇觀進行熱烈的贊頌。由于詩人在描寫錢江潮時多次運用了烘托的手法,進行反復的渲染,因而獲得了直接描摹所難以獲得的藝術效果。

  一般觀潮詩往往只極力描寫大潮的雄偉壯麗,而這首詩從人和潮兩方面來寫。寫人主要寫聽潮,寫出觀,寫待潮,寫觀潮,寫觀感,寫出了觀潮的全過程。寫潮用了一虛筆一實筆:虛是“百里聞雷震”,從聽的角度寫潮聲;實是“驚濤來似雪”,正面寫大潮的雄奇偉麗。詩一張一弛,張弛有度,在雄渾壯美中顯出從容瀟灑的氣韻。用“雷震”起調,先是一張。二句接著是言“輟”,一弛;三句言“出”,又是一張。四句言“待”,又是一弛。五六兩句仿佛與潮無關,完全宕開去,是最大限度的弛。七八句將全詩推向最高潮,是最大限度的張。這首詩利用張弛的原理,高低的變化,寫得波瀾起伏,動人心魄。

孟浩然簡介

唐代·孟浩然的簡介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 ? 孟浩然的詩(286篇)

猜你喜歡

阿那瑰

明代劉績

夜雪沒氈城,聞箛三兩聲。

漫山是獵火,照著漢家營。

效陸士衡百年歌十首 其四

明代黃省曾

四十時,履方砥節名譽揚。二府九列共翱翔,龍樓佳宴飛玉觴。

歸來意氣何洋洋,艷妻愛子牽錦裳。高堂朱戶奈樂何,高堂朱戶柰樂何。

南天門觀音寺遙望

弘歷

古剎禮大士,虛堂息勞身。旋起憑欄望,舊徑還如新。

谷轉見行騎,山高截片云。是時秋始孟,綠樹猶繁紛。

次韻楊侯見送游五峰

宋代郭祥正

飄然忽作五峰游,三伏誰知冷似秋。為在深云更深處,手提白羽看泉流。

磐湖秋色同諸禪侶夜坐

明代羅萬杰

露下空山客袂涼,殘荷新菊疊衰榮。池邊宿鳥翻林影,竹里流泉雜磬聲。

是夕逢秋偏澹滟,何人對月不凄清。香甌茗碗共深坐,一室蕭然稱野情。

湘江清十首 其二

明代鄧云霄

枉渚簇蘭芽,人家半釣家。炎天飛片雪,白鳥落平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