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王維的詩 > 渡河到清河作

渡河到清河作

[唐代]:王維

泛舟大河里,積水窮天涯。

天波忽開拆,郡邑千萬家。

行復見城市,宛然有桑麻。

回瞻舊鄉(xiāng)國,渺漫連云霞。

渡河到清河作譯文及注釋

譯文

我揚帆行舟黃河上,秋水匯積遠接天涯。

水天相接處忽然裂開豁口,現(xiàn)出繁華的城邑萬戶千家。

順流前行又有城鎮(zhèn)閃入眼中,宛然可見郊野的桑麻。

回頭瞻望我的故鄉(xiāng)京洛,只見洪波浩渺遠連云霞。

注釋

河:指黃河。清河:唐貝州治所清河縣,在今河北清河西。唐濟州屬河南道,貝州屬河北道,由濟州治所渡河西北行,即可至清河。

大河:即黃河。

積水,指積聚的水。

天波,指天空的云氣,形容極為高遠。拆,裂,開。郡邑,當指唐河北道博州治所聊城縣(今山東聊城東北)。唐時濟州治所(今山東茌平西南)與博州治所隔河相望,由濟州治所渡河,首先即當?shù)诌_博州聊城。

城市:即指清河。據(jù)《元和郡縣志》卷一六載,博州西北至貝州百九十里。

宛然:真切貌,清晰貌。桑麻:桑樹與苧麻。植桑飼蠶取繭和植麻取其纖維,同為古代農(nóng)業(yè)解決衣著的最重要的經(jīng)濟活動。

回瞻:猶回望。唐韋應物《酒肆行》:“回瞻丹鳳闕,直視 樂游苑 。”舊鄉(xiāng)國:故鄉(xiāng),指京洛。

渺(miǎo)漫:一作“淼漫”,水流廣遠的樣子。連云霞:與天空之云霞相連,形容水波浩淼。

參考資料:

1、鄧安生 等.王維詩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0:30-31

渡河到清河作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作于王維居濟州(治今山東濟寧)期間,是王維渡黃河到清河縣城的途中所寫,屬于王維前期的作品。

參考資料:

1、鄧安生 等.王維詩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0:30-31

渡河到清河作鑒賞

  此詩描繪的是黃河下游的景致。作者行舟河上,視野開闊,所以詩中多從大處著墨,寫出深沉、壯觀、氣勢磅礴的景象。詩歌開篇兩句就寫出“積水窮天涯”的浩蕩氣勢,表現(xiàn)出黃河的雄壯和開闊的景象。“天波忽開拆”兩句寫從水天一色開拆的縫中,看見“郡邑千萬家”,然后看見城市,接著是城外的農(nóng)田,讀之令人如見如聞。這兩句不僅氣勢雄渾,意境壯美,而且準確地捕捉住詩人坐船時特有的運動感受,落筆自然而有奇致。五六兩句寫作者沿河所見的盛況。“行復見城市,宛然有桑麻”,一方面說明盛唐時期人口多、集市經(jīng)濟興盛的狀況,另一方面桑麻繁盛也構(gòu)成了平原以東地帶城鄉(xiāng)風景的一大特色。結(jié)尾兩句描寫作者回首時,只看見河水連天,看不見故鄉(xiāng)了,由此抒思鄉(xiāng)之情,情景交融,發(fā)人遐思,言已盡而意未窮。

  這首詩寫出黃河下游的積水淼浩,波光連天,崔嵬崢嶸,黛色蔥郁,一派廓大氣勢,顯示出王維前期山水詩歌的明朗風格。詩人看山,是黛色蔥郁,氣勢宏大,仿若一個綠色巨人屹立于天地之間,崔嵬崢嶸;看水,是波光連天,浩潔瀚瀚,一望無際,又或像一條劈開山峽的巨龍,一瀉千里,如此廓大氣勢,令人心胸開闊。

  從思想境界看,此詩表現(xiàn)出來的是作者對客觀世界的“靜觀”,即在社會之外看社會,人生之外看人生,景觀之外看景觀,充分體現(xiàn)了王維山水詩的深邃、幽靜等特點。

王維簡介

唐代·王維的簡介

王維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jīng)》,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 ? 王維的詩(353篇)

猜你喜歡

與勻道人蔬飯作兩絕句 其一

宋代朱松

道人一計了平生,肯笑寒儒不糝羹。若識先生晚食肉,萬錢何處著膻腥。

送蹇藏用之平陽

宋代魏野

蜀客貧游晉,山川木落空。

軍閑無虜寇,俗儉有堯風。

壽黃貳守琮七言長律十六韻

明代龔敩

西浙澄波浸五湖,平江王氣壓三吳。故家禮樂新文運,澤國山河舊霸圖。

昭代賢才誇奕世,中州清淑出名都。云高北海翻鵬翼,塵滿南陽識鳳雛。

答友人

明代祁順

仕路驅(qū)馳十載馀,一官名秩尚如初。銓曹留得唐資格,不但開元有圣書。

處士妻十首 其四 老萊

宋代劉克莊

王將托一國,自駕請先生。門外車跡眾,萊妻投畚行。

茅港曉發(fā)

陳肇興

迢遞羅山路,年年恨未消。離家剛四日,到郡是今朝。

雨濕罾門渡,風生鐵線橋。詩成懶題壁,口占與垂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