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張可久的詩 > 天凈沙·湖上送別

天凈沙·湖上送別

[元代]:張可久

紅蕉隱隱窗紗,朱簾小小人家曲,綠柳匆匆去馬。斷橋西下,滿湖煙雨愁花。

天凈沙·湖上送別譯文及注釋

譯文

紅色的芭蕉花照映著隱隱約約的窗紗,朱紅色的門簾是個小門小戶的人家。綠色柳樹下一位公子騎著一匹馬,正在匆匆離開這戶人家在斷橋西邊便是白堤,滿湖的蒙蒙細雨籠罩著憂愁的花。

注釋

天凈沙:曲牌名,屬越調。又名“塞上秋”,共二十八字。

紅蕉:紅色的芭蕉花。

朱簾:朱紅色的門簾。

斷橋:在浙江杭州西湖白堤上。原名保佑橋,唐時稱斷橋。

天凈沙·湖上送別創作背景

  此曲乃杭州西湖斷橋送別之作。作者久住杭州,西湖題詠甚多。既為送別。自是要寫離愁別緒。但作者并未直接抒發,而是寄情于景,以景渲染。

參考資料:

1、上海辭書出版社文學鑒賞辭典編纂中心.元曲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1224

2、賀新輝.元曲名篇賞析.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2007:483

天凈沙·湖上送別鑒賞

  首二句先寫送者與行者所居環境幽雅安適。“紅蕉隱隱窗紗,朱簾小小人家曲?!卑凳境鲞@是一對情侶之間的送別,實際是作者的情侶送他。紅蕉花的色彩隱隱約約地映在窗紗上,小巧幽雅的宅院,門上掛著朱紅色的門簾,這是多么寧靜清幽的環境.這是離開人叫頭看到的情景?!凹t蕉”多被文士比喻為美女,白居易在《東亭閑望》詩中說:“綠桂為佳客,紅蕉當美人。”而這里的紅蕉在隱隱紗窗里,是否就是美人。“朱簾小小人家”,嫻靜幽雅的小院小戶,卻充滿一種甜情蜜意的感覺,也是離人眼中所見,那幾分眷戀之情就在這種氛圍里。

  三、四句寫行色匆匆,沒有思想準備,且又是在斷橋分手,更加令人傷心。此是以動景映襯別愁。一對情侶就在這樣的環境中依依不舍地分手了。行人騎著馬在楊柳掩映的路上匆匆離去,佳人在注目遠送,揮手致意,依依惜別。行人在斷橋西面的白堤上離開這個令人繾綣溫馨的所在,這里曾經留下那么多美好的記憶。

  結末一句,移情于物,以滿湖煙雨和含愁之花,將離愁別緒物我融一?!皾M湖煙雨愁花?!边@時,整個湖面被蒙蒙的煙雨所籠罩,湖面上到處是充滿憂傷而含淚的荷花。這一句以景托情,迷蒙的景物與迷茫的情思相統一,構成一幅凄迷的意境,風情旖旎,風情無限。同時又與開頭“紅蕉”照映,的確含蓄蘊藉,深得小令三味。

  這首小令藝術表現上很有特色。作者寫離別,但送別之人是誰,始終沒有露面,只以紅蕉、朱簾、愁花暗示送人之人是一位女子,送別是其一對情侶之間的相送。作者沒有一句言情,卻通過小小人家之美,西湖煙雨之愁,尤其是含愁之花,將纏綿悱惻之愛,依依不舍之情都表現出來。是借景抒情之典范佳篇。

張可久簡介

唐代·張可久的簡介

張可久

張可久(約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說名伯遠,字可久,號小山)(《堯山堂外紀》);一說名張可久肖像(林晉生作)可久,字伯遠,號小山(《詞綜》);又一說字仲遠,號小山(《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慶元(治所在今浙江寧波鄞縣)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劇作家,與喬吉并稱“雙壁”,與張養浩合為“二張”。

...〔 ? 張可久的詩(330篇)

猜你喜歡

齋居 時隸司徒卿 其一

明代韓邦奇

奉天承帝戒,東省肅齋居。竹蔭春階月,燈明夜榻書。

天風傳禁漏,郊露濕鑾輿。清曉朝班事,兢兢整佩琚。

初八日微雨明日猶有賜意作兩絕句 其二

宋代趙蕃

不堪積暑滯煩疴,幸甚新涼脫網羅。聞道重陽更逢閏,今年節意屬秋多。

和丹巖以青溪至有作

衛宗武

故人未到欠詩催,才到九山云為開。

野鶴正思尋老伴,盟鷗亦競喜朋來。

次韻大資節使薛公見貽二首 其一

宋代葛勝仲

黑頭自致已三旌,暫寄江湖適性情。五總龜游欽學富,九皋鶴立見神清。

西雍寧累飛章薦,東閤頻蒙倒屣迎。方幸臺躔照苕霅,以茲投劾未能輕。

清暉樓

弘歷

架木為高閣,疏泉得廓池。淙聲階下聽,秀色座間披。

笙奏新篁籟,衣沾宿霧絲。景參米氏畫,神會謝家詩。

書澮溝楊氏壁二首 其二

元代薩都剌

楊柳人家春晝長,落花庭院燕飛忙。買魚沽酒黃河上,傲殺南風三月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