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聽鼓

[唐代]:李商隱

城頭疊鼓聲,城下暮江清。

欲問漁陽摻,時無禰正平。

聽鼓譯文及注釋

譯文

城頭上傳來了疊鼓聲聲,城墻下日暮時江水清清。

要想學那一曲《漁陽摻撾》,這時世已經沒有禰正平。

注釋

疊鼓:重迭的鼓聲。這里指繁雜的鼓聲。唐溫庭筠《臺城曉朝曲》:“朱網龕鬖丞相車,曉隨疊鼓朝天去。”

暮:傍晚時分。江:指長江。

漁陽摻:即《漁陽摻撾》,鼓曲調名。摻:三撾鼓。摻、撾,都是“擊”的意思。

禰正平:即東漢文人禰衡(173-198),字正平。

聽鼓創作背景

這首詩大約作于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當時李商隱滯留在武昌、云夢一帶。這里正是東漢末年名士禰衡被殺之地。李商隱睹景生情,懷古思今,寫了這首《聽鼓》。

參考資料:

1、陳永正.李商隱詩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1:208-209

聽鼓鑒賞

  此詩前兩句寫景。薄暮時分,詩人漫步城外。只見古老的城墻矗立在夕陽余輝中,顯得那么肅穆,似乎在沉思;城墻下,江水汩汩,似乎在低聲訴說。黝黑森嚴的古城墻、流經千載的江水,再加上朦朧的暮色,這番景象很容易在人們心頭喚起一種地老天荒、宇宙無窮的感慨。此刻,城頭上又傳來激昂的擊鼓聲、悠長的號角聲。鼓角之聲融入蒼茫暮色,飄落在江面上,與嗚咽的流水聲,匯成一首奇異的樂曲。它仿佛是熱烈的吶喊、憤怒的呼喚,又仿佛包含著凄歷的呻吟。它使人激動不安,又使人凝神深思。“城頭迭鼓聲,城下暮江清”,從字面上看,只是交代了暮色中聽鼓這一事實,然而它卻渲染出了一種蒼涼而幽怨的氣氛。

  那時急時緩、抑揚頓挫的擊鼓聲使詩人想起了歷史上有名的擊鼓罵曹的故事:三國末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候,威震朝野;而一介書生禰衡(正平)卻偏偏不肯奉迎他。曹操為了羞辱禰衡,故意令他充任鼓吏。一日,曹操大宴賓客,令禰衡擊鼓娛眾。禰衡從容不迫,裸體更衣,擊《漁陽摻撾》,聲節悲壯,聽客莫不為之動容。隨后,他又大罵曹操弄權。曹操雖恨之入骨,但又恐殺之而招致物議,便把他送到劉表處;禰衡又得罪了劉表,最后送到江夏太守黃祖處,被殺。詩人此時所滯留之地,正是當年禰衡被殺的地方,那在蒼茫暮色中顯得格外悲愴、渾遠的鼓聲,自然使他想起當年擊《漁陽摻撾》的人。詩人不禁慨然嘆道:

  由所聞之鼓,想起《漁陽摻撾》;由《漁陽摻撾》,想到擊此調而喪身的人,可謂聯想自然,一氣貫通。見景生情,追憶往事,這是第一層意思。“欲問漁陽摻”,說明詩人又清醒地意識到眼下所聞并非禰衡所擊之曲;之所以聽不到那悲烈之調,乃是因為“時無禰正平”。由追憶往事而回到眼下情景,發出惋惜之嘆,這是第二層意思。然而,當今世上多是阿奉權勢、趨時媚上之流,正需要像禰衡這樣的人慷慨擊鼓,以《漁陽摻撾》的清亮之音掃蕩混濁之氣,使媚俗者自慚,使權勢者知羞。可惜如今既聽不到那曲《漁陽摻撾》,也見不到像禰衡這樣的人。其時,正是牛黨當權,李黨紛紛被逐之時,國事日非,詩人憤慨極深。追昔撫今,一吐胸中塊壘,這是第三層意思。三層意思環環相扣,對往事的追憶、對現實的感慨,融匯成一股郁憤之氣,回旋往復,寄慨遙深。

李商隱簡介

唐代·李商隱的簡介

李商隱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 ? 李商隱的詩(491篇)

猜你喜歡

水龍吟 戊申燈夕,云間城中作

元代邵亨貞

兵余重見元宵,淺寒收雨東風起。城門傍晚,金吾傳令,遍張燈市。

報道而今,依然放夜,縱人游戲。望愔愔巷陌,星毬散亂,經行處、無歌吹。

北門觀漲

元代許衡

雨水添新漲,陂湖沒舊痕。人迷堤口路,船上樹頭村。

歲事知前誤,秋耕未可論。誰憐徭役外,天亦吝深恩。

夏日御園閒詠 其五

弘歷

相風金鳳尾當南,綠滿文窗生意含。晝永花香醺似醉,雨收天色碧於藍。

行看魚鳥閒來適,坐擁詩書靜里耽。日暮池邊還徙倚,一鉤新月鏡中涵。

病中

宋代鄭獬

病來翻喜此身閒,心在浮云去住間。

休問游人春早晚,花開花落不相關。

句 其一

宋代洪朋

好在龍沙黃,俄入鸞江碧。

秋夜

宋代張玉娘

暮聲雜鳴葉,靈籟生郊墟。白霧脆楊柳,秋水翻芙蕖。

蟾蜍澹簾箔,機杼織寒虛。幾度思蘋藻,茫然愧鹿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