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杜甫的詩 > 陪諸貴公子丈八溝攜妓納涼晚際遇雨二首

陪諸貴公子丈八溝攜妓納涼晚際遇雨二首

[唐代]:杜甫

落日放船好,輕風生浪遲。

竹深留客處,荷凈納涼時。

公子調冰水,佳人雪藕絲。

片云頭上黑,應是雨催詩。

雨來沾席上,風急打船頭。

越女紅裙濕,燕姬翠黛愁。

纜侵堤柳系,幔宛浪花浮。

歸路翻蕭颯,陂塘五月秋。

陪諸貴公子丈八溝攜妓納涼晚際遇雨二首譯文及注釋

譯文

落日映紅了西天,攜妓的公子陂塘放船。啊,風柔柔輕吹水面,浪細細皺起瀲滟。

夾岸的綠竹茂密幽深,游士們在此設筵。擎露的荷花多么鮮艷,看著它暑解涼添。

諸公子今日格外殷勤,將冰塊化作冷飲;佳人們乘興要歌唱,唱前忙著梳妝打扮。

天不作美,風景大煞,頭上的黑云突現,陪客的我急把天看,靈機一動聳起詩肩。

飄星的雨點沾濕席上,頃刻間驟雨淋頭,卷雨的狂風撲打船只,仿佛要掀翻錦舟。

船上善歌的越女啊,紅裙兒淋得濕漉漉;能歌的燕姬眉黛含愁,急風里難試鶯喉。

冒雨搖櫓靠堤岸,柳系纜繩,栓牢蕩舟,船上的布幔失落水面,漫卷著浪花浮漚。

歸路上人們心緒低落,怨暴雨添了冷寞。驟雨驅散了炎熱,悶人的五月涼似初秋。

注釋

丈八溝:唐長安城中地名。原為一條人工渠,建于唐代天寶年間,老百姓沿渠而居。此詩題注:下杜城西有第五橋、丈八溝。納涼:乘涼。南朝陳徐陵《內園逐涼》詩:“納涼高樹下,直坐落花中?!?/p>

放船:開船,行船。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尤悔》:“小人引船,或遲或速,或?;虼址糯v橫,撞人觸岸?!?/p>

公子:稱富貴人家的子弟。調冰水:用冰調制冷飲之水。

佳人:美女。雪藕絲:把藕的白絲除掉。

片云:極少的云。南朝梁簡文帝《浮云詩》:“可憐片云生,暫重復還輕。”

沾:打濕。

急:一作“惡”。

越女:越地的美女,代指歌妓。

燕(yān)姬:燕地的美女,代指歌妓。翠黛:眉的別稱。古代女子用螺黛(一種青黑色礦物顏料)畫眉,故名。

纜(lǎn):系船的繩子。

宛:一作“卷”。

翻:卻。蕭颯:(秋風)蕭瑟。杜甫《相從歌贈嚴二別駕》:“成都亂罷氣蕭颯,浣花草堂亦何有?!?/p>

陂(bēi)塘:池塘。此指丈八溝。

參考資料:

1、蒙萬夫 等.千家詩鑒賞辭典.西安: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6:440-444

陪諸貴公子丈八溝攜妓納涼晚際遇雨二首創作背景

  這是杜甫早年困居長安時陪一些貴公子攜妓納涼時的即興之作。仇兆鰲云:此詩年月難考,大抵在天寶間未亂時作。杜甫攜妓,是為了在長安混一碗飯吃才不得不如此的。

參考資料:

1、蒙萬夫 等.千家詩鑒賞辭典.西安: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6:440-444

陪諸貴公子丈八溝攜妓納涼晚際遇雨二首鑒賞

  第一首詩著重表現出游“遇雨”之前大自然景色的美好和人們心情的恬靜。首聯不僅巧妙地點出了出游的時間是“晚際”,地點是在湖上,而且還用寥寥數語勾畫出一幅色彩鮮明的圖畫。第二聯仍然是用恬靜優美的圖畫組成的。“竹深”“荷凈”四字,既使人仿佛看到了一叢叢茂密的翠竹、一朵朵散發著清香的荷花,同時也在靜態的美中不知不覺地強調了動感。第三聯著重寫舟中之人,其特色十分鮮明。尾聯使詩的節奏有了出人意料的變化,扣住了“遇雨”的詩題,又為第二首詩埋下了伏筆。

  第二首詩著重表現出游“遇雨”后作者的心情。既然前一首詩已經說過“片云”來得十分突然,那么這里的“雨”也就盡可以下得十分迅猛。此詩也正強調了這一點。在這一首前六句詩中,作者突出強調了風雨來得迅急,與第一首詩的恬靜畫面產生了極強烈的對比。最后二句,表現的是作者瀟灑風流的精神面貌。句中的“翻”字幾乎有扭轉乾坤之力,認為那只不過是人生的一段小插曲而已,用不著感到狼狽,又出色地表達了作者的心情。

杜甫簡介

唐代·杜甫的簡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 ? 杜甫的詩(1134篇)

猜你喜歡

雨中四首

宋代趙蕃

稍稍風頭變,侵侵雨腳來。

峰巒忽成暗,云霧亦旋開。

陪狄員外早秋登府西樓,因呈院中諸公

唐代岑參

常愛張儀樓,西山正相當。千峰帶積雪,百里臨城墻。
煙氛掃晴空,草樹映朝光。車馬隘百井,里閈盤二江。
亞相自登壇,時危安此方。威聲振蠻貊,惠化鐘華陽。

曹氏寒碧即事

宋代葛紹體

屋頭楊柳綠參差,小竹疎花此更宜。

簾漾水紋閑晝日,早秋風物似春時。

東園宴罷

明代朱誠泳

三分春色正當中,媚景撩人處處同。斜日小亭人醉后,杏花香散一簾風。

水亭幽居圖

明代唐寅

虛亭林木里,傍水著欄桿。

試展團蒲坐,葉聲生早寒。

李綯

收得桑榆歸物外,種成桃李滿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