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蘇庠的詩 > 清江曲

清江曲

[宋代]:蘇庠

屬玉雙飛水滿塘,菰蒲深處浴鴛鴦。

白蘋滿棹歸來晚,秋著蘆花兩岸霜。

扁舟系岸依林樾,蕭蕭兩鬢吹華發(fā)。

萬事不理醉復醒,長占煙波弄明月。

清江曲譯文及注釋

譯文

鸀鳥雙雙飛離水面,水滿小塘,菰蒲深處,鴛鴦兩兩戲水。

船槳劃在滿是白蘋的水面上,我歸來已晚,只看到秋日岸邊的蘆絮像霜一樣。

我將一葉小舟系在岸邊林蔭下,上岸來,一陣秋風吹得我兩鬢生起白發(fā)。

我不理萬事,醉后又醒,只希望永遠占據江上,欣賞這一輪明月。

注釋

屬玉:鸀,水鳥名,似鴨而大,長頸赤目,紫紺色。

菰蒲:菰,即茭白;蒲,即蒲草。

白蘋:即白蘋,水草。棹:槳。

林樾:指樹林叢聚成蔭處。

清江曲鑒賞

  這首詩寫于詩人三十七歲以前。清江曲是蘇庠泛舟清江所作。詩人一生主要過著遁跡江湖的隱居生活,這首詩便以其自得其樂的心情,描繪了嘯傲江湖、放任自適的閑逸生活。清江,泛指詩人居處附近的一條清澈江河。

  前六句所寫,既是詩人隱逸生活的一日,又是長年生活的縮影。一二句寫觀賞。詩人生活在江河邊,觸目之景,最多的是水鳥:鸀常常嬉戲在塘水中,不過一有動靜,便雙雙驚起,飛離水面;倒是偶居不離的鴛鴦,在那菰蒲深處,“相對浴紅衣”,可以不受外界“騷擾”。長時間地觀賞這些可愛而有靈性的水鳥,詩人感到有趣,感到欣喜。三、四句寫歸來。徜徉在“清江”之上,其樂無窮,詩人流連忘返,待回來時,往往天色已晚。槳劃到白蘋盛開的岸邊,他向岸上望去,只見岸上挺立著叢叢蘆葦。雪白的蘆花連成一片,好像是給兩岸鋪上了一層皚皚的濃霜。情景如畫,詩人心曠神怡。五、六句寫系舟。將一葉扁舟系在岸邊林蔭下,上得岸來,迎面一陣蕭蕭秋風,吹起了詩人兩鬢花白頭發(fā)。如平鏡的水面上起了一陣漣漪,詩人心田也掠過一個念頭:對那些熱衷于用世的人來說,這種江湖隱逸生活太平淡乏味了,不過,他卻覺得其中有無限的清情趣。因此最末兩句,詩人表明自己的志趣。“萬事不理”,指不問人事,不與世事。觀其一生出處,這里有著詩人與現(xiàn)實不合作的意味在內。“弄明月”,指賞玩月色。詩人聲稱:我就喜愛這種無憂無慮、無拘無束的生活,萬事都不必、也不愿去理會,每日除了醒復醉、醉復醒外,便是“長占煙波弄明月”,小楫輕舟,永遠占據在煙波江上,優(yōu)哉游哉地觀賞風景,玩賞月色,這是十分舒心愜意的。

  這首詩,以屬玉、鴛鴦、菰蒲、白蘋、蘆花、扁舟、林樾等景物,創(chuàng)造出一種幽美清新的江湖世界,活動在其間的詩人,又是一位孤高出塵、自由不羈的隱逸者,因此,全詩給人以一種脫盡塵世煙火的感覺,而使蘇軾大為贊賞:“此篇若置太白集中,誰復疑其非也?”(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引)認為可與李白詩媲美。其與李白詩相似處有二:寄情山水、縱酒行樂、蕭散灑脫的不群風致相似;隨興揮灑、辭氣夸張、清新自然的飄逸風神相似。

蘇庠簡介

唐代·蘇庠的簡介

蘇庠(1065~1147)南宋初詞人。字養(yǎng)直,初因病目,自號眚翁。本泉州人,隨父蘇堅徙居丹陽(今屬江蘇)。因卜居丹陽后湖,又自號后湖病民。蘇堅有詩名,曾與蘇軾唱和,得蘇軾賞識,并因蘇軾稱譽其詩而聲名大振。徽宗大觀、政和之際,蘇庠曾依蘇固與徐俯、洪芻、洪炎、潘淳、呂本中、汪藻、向子諲等結詩社于江西。在澧陽(今湖南澧縣)筑別墅以供游憩。其后居京口。高宗紹興年間,蘇庠與徐俯同被征召,獨不赴,隱逸以終。

...〔 ? 蘇庠的詩(70篇)

猜你喜歡

從軍行

明馀慶

三邊烽亂驚,十萬且橫行。風卷常山陣,笳喧細柳營。

劍花寒不落,弓月曉逾明。會取淮南地,持作朔方城。

初至京與元美明卿子與分韻 其二

明代李攀龍

北風吹折九河冰,五馬如龍度李膺。把袂中原來氣色,開樽碣石倚憑陵。

明堂大集周方岳,列郡深慚漢股肱。詞賦祗今吾黨在,將因顧眄一先登。

擬高青邱梅花詩九首 其八

清代陳世濟

韶光庾嶺轉青陽,忽訝君來共此鄉(xiāng)。看到瑤華須發(fā)冷,吟殘玉屑齒牙香。

雨中春樹誰先發(fā),雪后園林獨未荒。聽得漏聲花外盡,一簾清影正飛霜。

贈揭景哲茂才別

元代范梈

司揭本楚官,子孫以官氏。揭陽漢建侯,氏實出于史。

同源而異流,流各昧其源。泛舟在中河,安得窮昆侖?

樂府

宋代許棐

妾心如鏡面,一規(guī)秋水清。

郎心如鏡背,磨殺不分明。

自題墨竹圖

金鑒才

淇園誰植露中枝,影落滄波有所思。江上綸竿高士釣,庭前竹馬小兒騎。

到階暮色重重積,穿戶斜光寂寂移。莫道已臨天尺五,瀟湘風雨不勝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