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辛棄疾的詩 > 念奴嬌·洞庭春晚

念奴嬌·洞庭春晚

[宋代]:辛棄疾

洞庭春晚,舊傳恐是,人間尤物。收拾瑤池傾國艷,來向朱欄一壁。透戶龍香,隔簾鶯語,料得肌如雪。月妖真態,是誰教避人杰。

酒罷歸對寒窗,相留昨夜,應是梅花發。賦了高唐猶想像,不管孤燈明滅。半面難期,多情易感,愁點星星發。繞梁聲在,為伊忘味三月。

念奴嬌·洞庭春晚譯文及注釋

譯文

洞庭春喝得比較晚,洞庭湖的春天也來得晚,舊時相傳大概就這樣,但確實人間物之絕美者。收拾瑤池的時候,把她從瑤池移到朱欄這邊來的,是傾國仙姝。可以透出室外散發陣陣的香味,使黃鶯隔簾而語,姑射仙子,玉肌冰骨,潔白如雪,令人神移。月夜下的姿態,怎能不使狄仁杰避讓?

酒宴歸來,對著寒窗,仿佛記起昨夜乘醉賞花,梅花應該正在開放。猶如楚襄王夢見巫山神女而使宋玉賦高唐一樣,久久不能忘懷,不管燈的明亮或者熄滅,如此美好晤面恐難以后再難遇見了,然而多情之人易于傷感,以致為愁而鬢發斑白。猶如聽了韓娥的歌聲,舜的音樂,縈繞腦際,經久不忘,甚至達到食而不知其味的癡迷境地。

注釋

念奴嬌:詞牌名,又名《酹江月》《大江東去》,雙調一百字,前后闋各四仄韻,一韻到底,不甚拘平仄。

洞庭春:又為酒名。這里也指洞庭的春天。

尤物:舊稱絕色女子。亦指物之絕美者。

瑤池:神話中稱西王母所住的地方。

龍香:指龍涎香。

人杰:當指狄仁杰。

高唐:宋玉有《高唐賦》。

難期:難以實現。

星星發:斑白之發。

繞梁聲:即馀音繞梁。

忘味三月:《論語·迷而》: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極言《韶》樂之美。

參考資料:

1、葉嘉瑩,母庚才, 顧之京,朱德才,薛祥生,鄧紅梅.辛棄疾詞新釋輯評 (上冊):中國書店,2006年01月第1版:第689頁

2、(宋)辛棄疾.稼稈詞注:岳麓書社,2005年01月第1版:第251頁

念奴嬌·洞庭春晚創作背景

  這首詞約作于宋光宗紹熙元年(1190年)或二年。作者罷官,一直在帶湖家中閑居,春天一個晚上獨自飲酒微醉,聞見花香,思念故人,因此寫下這首詞。

參考資料:

1、葉嘉瑩,母庚才, 顧之京,朱德才,薛祥生,鄧紅梅.辛棄疾詞新釋輯評 (上冊):中國書店,2006年01月第1版:第689頁

2、(宋)辛棄疾.稼稈詞注:岳麓書社,2005年01月第1版:第251頁

念奴嬌·洞庭春晚鑒賞

  這首詞是詠梅的,主要是用擬人手法描述所詠之物,也是在抒發對佳人的思慕之情。

  詞開頭三句寫其美,寫其給人的總體印象。劉后村詠梅詩說:“世間尤物難調護,寒怕開遲暖怕飛”(《全芳備祖前集》卷一)作者說他所詠之物“舊傳恐是,人間尤物”,使用“尤物”二字,一方面說明它是“物之絕美者”,另一面也暗示出所詠之物為梅。“收拾”二句寫其來歷。辛棄疾在《瑞鶴仙·賦梅》詞中稱梅有“瑤池舊約”,而在《念奴嬌·題梅》詞中又說:“不如歸去,閬苑有個人惜”,均說梅同瑤池有密切關系。此處與之同意,言其所詠之物是從瑤池移到朱欄這邊來的,是傾國仙姝,進一步暗示他吟詠的是梅。

  “透戶”三句寫其特點。一是如姑射仙子,玉肌冰骨;二是特香,可以透出室外,使黃鶯隔簾而語,令人神移。結尾二句言其為花妖。一方面照應“瑤池傾國艷”五字,另一方面寫其有迷人的魅力,進一步揭示其無與倫比的美色。

  “酒罷”三句追憶昨夜所見。如果說“月妖”二句是寫花避人,而過片三句則寫人憐花,詞的意脈似斷而實續。言昨夜晚間,痛飲洞庭春,意欲一睹“月妖真態”,但他避而不見,及歸對寒窗,仿佛記起昨夜乘醉賞花。“應是梅花發”,點明所詠之物為梅,使人豁然開朗,醒明了題旨。

  “賦了”二句寫昨夜賞梅給他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猶如楚襄王夢見巫山神女而使宋玉賦高唐一樣,久久不能忘懷,而“不管孤燈明滅。”可見其感情何等專注,而他對梅花之美又是多么神往。

  “半面”三句宕開一筆,言如此美好晤面恐難再逢,然而多情之人易于傷感,以致為愁而鬢發斑白。結尾二句寫其印象之深刻,猶如聽了韓娥的歌聲,舜的音樂,縈繞腦際,經久不忘,甚至達到食而不知其味的癡迷境地。

  這首詞看似以人擬花,其實也很可能又以物擬人,借梅花寫其意中人,故詞中所詠之物與人若即若離而又不即不離,達到了物人合一的境界,藝術上達到了極高境地。

辛棄疾簡介

唐代·辛棄疾的簡介

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 ? 辛棄疾的詩(792篇)

猜你喜歡

橫浦十詠 其八 東坡祠

宋代劉黻

何年海上還,坐鎮此山川。筆硯歸京闕,衣冠帶瘴煙。

一生忠膽在,萬古黨名傳。吾道多流落,西風問老天。

十六字令 其二

清代洪炳文

簾。一幅湘紋壓小檐。微雨度,響戛玉鉤尖。

臘月十四夜將歸復宿江樓

明代何鞏道

未得理歸棹,還棲江上樓。鐘疏遙隔水,寒淺尚疑秋。

月色從今滿,江聲自古流。夜烏啼不住,知是宿城頭。

大司徒白翁畢老先生蒙恩予告敬賦

潘光祖

留臺掌后大司徒,六府修明五典敷。弘濟艱難承運泰,坐籌部伍息庚呼。

姬公未是明農日,疏傳先懷止足圖。人望九章嗟信宿,駕還三徑理荒蕪。

寄趙倉

宋代許棐

麾節交迎出帝城,滿朝皆羨板輿榮。一州暫輟春風暖,八郡同瞻霽月明。

吳苑鶯花新管領,秦溪桃李舊生成。應憐倦臥寒窗者,煮藥爐邊聽雪聲。

屏翁領諸孫小集亦龍弟野亭君玉即席有詩次韻

宋代戴炳

結屋新亭好,登臨雅興長。心融八窗白,塵隔九衢黃。

泛菊金英碎,嘗粳玉顆香。更期梅著蕊,來賞小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