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黃庭堅的詩 > 池口風雨留三日

池口風雨留三日

[宋代]:黃庭堅

孤城三日風吹雨,小市人家只菜蔬。

水遠山長雙屬玉,身閑心苦一舂鋤。

翁從旁舍來收網,我適臨淵不羨魚。

俯仰之間已陳跡,暮窗歸了讀殘書。

池口風雨留三日譯文及注釋

譯文

孤城三天刮風吹雨,人家只能避雨在家以淡飯素菜充饑度日。

煙雨迷蒙中遠眺,那浩渺如練的長江水滔滔流向遠方,那巍峨綿延的山嶺,猶如一雙長頸赤目的屬玉鳥,近觀此景,見雨中淋著一只白鷺。

漁翁從鄰舍出來收網具,而我并不羨慕魚美可口。

轉眼之間一切都變成陳跡,不如暮色中回到窗下讀殘書。

注釋

⑴池口:今安徽貴池,在安徽省南部,秋浦河下游,北臨長江。貴池市以城西貴池得名。

⑵孤城:貴池城。

⑶屬(zhǔ)玉:即鸀鳿(zhú yù)。郭璞注:“似鴨而大,長頸赤目,紫紺色。”

⑷舂(chōng)鋤:即白鷺,以其啄食的姿態有如農夫舂鋤,所以有這個名稱。

⑸臨淵不羨魚:《漢書·苓仲舒傳》:“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比喻只有愿望而無行動。這里反用其意,說雖然面對江灣,而不羨魚。

⑹俯仰之間:王羲之《蘭亭集序》:”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一俯一仰,形容極短暫的時間。

⑺陳跡:過去的事情。

參考資料:

1、李元強,盧晉.宋詩鑒賞辭典.上海市: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8:260-262

2、朱安群.古代文史名著選譯叢書 黃庭堅詩文選譯.南京市 :鳳凰出版社,2011.05:53-55

3、袁運.唐宋名詩新譯 下. 海口市:南海出版公司 ,1992.01:137-139

池口風雨留三日創作背景

  作者曾在北京當了七年的國子監教授,元豐三年入京改授知吉州太和縣(今江西泰和)知縣,秋天從汴京出發赴江南。赴任途中因風雨而留滯池口(今安徽貴池),觸景興懷,有感而作此詩,抒發自己抱負難實現的抑郁、歸隱情懷。

參考資料:

1、上海辭書出版社文學鑒賞辭典編纂中心.黃庭堅詩文鑒賞辭典.上海市:上海辭書出版社 , 2012.05:148-151

池口風雨留三日鑒賞

  詩的前半在寫景中抒情。首聯從扣題入手,繪出一幅孤城風雨圖:長江邊上貴池孤城,恰逢瑟瑟秋風夾著如煙秋雨,綿綿濛濛下了三日,我無奈滯留小城,集市也因為淫雨而失去了往日車水馬龍、街市繁榮的景象,小市人家只能避雨在家以淡飯素菜充饑度日。詩人信手拈來,不假藻飾,富有孤城風雨圖的詩情畫意。字里行間流露出對質樸恬靜的小城生活的喜愛。這里純為寫景,但內心情意已曲曲傳出。

  頷聯觸物起興,詩人放眼四顧,無意中有一些景物觸動了他的情懷,于閑適寧靜中見出內心的波瀾。那浩浩江水流向遠方,迤邐的山嶺,看上去像一雙屬玉鳥。司馬相如《上林賦》說:“鴻鹔鵠鴇,鴽鵝屬玉。以上是遠眺。近觀則是:“身閑心苦一舂鋤。”舂鋤即白鷺,這種鳥滿身雪白,給人以清高閑雅的印象,但詩人卻感到它身雖閑而心實苦。這個“苦”字實際是詩人觸景生情,而又將情感投射于外物的結果,這里意象中含有興起,賦中含有比喻,表面寫白鷺,而實際則是詩人的自喻。當時黃庭堅面臨種種矛盾。他志大才高,但現實政治又使他失望,他只是個閑散無權的學官,只能自嘆“少日心期轉謬悠,蛾眉見妒且障羞”(《次韻答柳通臾求田問舍之詩》),“蚤年學屠龍,適用固疏闊,廣文困齏鹽,烹茶對秋月”(《林為之送筆歡贈》)。他不愿屈身事人,渴望歸田,但迫于生計,又不得不折腰為官,所謂“嘗盡身百憂,訖無田二頃”(《次韻寄潤父》),“斑斑吾親發,弟妹逼婚嫁,無以供甘旨,何緣敢閑暇?”(《宿山家效孟浩然》)都道出了內心的苦悶。但詩在這里只點到即止,給人留下了很多想象的余地。

  詩的后半在記敘中抒情。頷聯以物為比興,頸聯則是以人起興。漁翁剛從屋舍來水邊收網,這一極偶然的景象卻觸動了詩人對世事的感慨。他由網而聯想到魚,于是反用“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的成語(《漢書·董仲舒傳》),表達了不求仕進、自甘淡泊的心境。這一造語也是一種巧思。反用典故成語,古人稱為翻案法,如楊萬里說:“翻盡古人公案,最為妙法。”(《誠齋詩話》)《藝苑雌黃》說:“文人用故事有直用其事者,有反其意而用之者,非識學素高,超越尋常拘攣之見,不規規然蹈襲前人陳跡者,何以臻此?”這種手法受到禪宗的影響,禪宗推重翻卻成案,更進一解的睿智,如六祖惠能的著名偈語:“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就是惠能對神秀以樹、鏡來比喻心的偈語的翻案。黃庭堅此聯從生活瑣事中激發聯想,閃耀出思想的火花,類似禪宗的機鋒,于尋常事物中獲得妙悟。

  詩以達道之言作結,表現出超邁脫俗的胸襟。“俯仰之間已陳跡”化用王羲之《蘭亭集序》的成句:“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逸少的本意是感嘆人生短暫,不覺悲從中來。黃庭堅雖用其字面,其意卻相反:世事瞬息萬變,面對無常的人生,還是退出爭名逐利之場,到書中去尋找樂趣。這正如他在另一首詩中所說的:“功名富貴兩蝸角,險阻艱難一酒杯。百體觀來身是幻,萬夫爭處首先回。胸中元有不病者,記得陶潛歸去來”(《喜太守畢朝散致政》)。

  此詩是作者觸景物即興而作,寫景淡雅風致,用語清新奇峭,用典翻出新意,在平常事物中予以名理,將古詩氣脈運用于律詩,一洗刻鏤饾饤,留下了自然古雅的本色。

黃庭堅簡介

唐代·黃庭堅的簡介

黃庭堅

黃庭堅(1045.8.9-1105.5.24),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游學于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著有《山谷詞》,且黃庭堅書法亦能獨樹一格,為“宋四家”之一。

...〔 ? 黃庭堅的詩(2085篇)

猜你喜歡

題鵪鶉圖為都事李鴻漸賦

劉崧

鶉居鷇食見天機,躑躅蓬茆顧影稀。長憶野田秋日晚,馬頭驚起一雙飛。

朱曰藩寄升庵先生一首

明代朱曰藩

亭花落盡鷓鴣飛,吉甫臺邊春事稀。錦水毓華添麗藻,禺山金碧有光輝。

僰中僮隸傳書至,煎上人家沽酒歸。笑挈一壺江浦去,輕紅剛值荔枝肥。

壬午西域河中游春十首 其五

元代耶律楚材

二月河中草木青,芳菲次第有期程。花藏徑畔春泉碧,云散林梢晚照明。

含笑山桃還似識,相親水鳥自忘情。遐方且喜豐年兆,萬頃青青麥浪平。

中秋雞鳴寺獨坐

明代陳履

疏星淡月秣陵秋,獨客翛然動遠愁。萬里音書懸北雁,孤山風物異南樓。

光搖石室涼應透,影落銀河凈欲流。是處旅魂驚不定,清砧遙夜送聲幽。

贈筠州司戶施文叔二絕句 其一

宋代王庭圭

高軒過我不停輪,風袂飄如出嶺云。渭北江東無盡意,何時重得細論文。

三忠祠

明代孫緒

拂袖拜三賢,云霞映暮天。孤忠徒自許,一死竟誰憐。

玄化昭心事,丹誠付簡編。明禋逢盛世,肸蚃自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