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葉夢得的詩 > 賀新郎·睡起流鶯語

賀新郎·睡起流鶯語

[宋代]:葉夢得

睡起流鶯語,掩蒼苔房櫳向晚,亂紅無數。吹盡殘花無人見,惟有垂楊自舞。漸暖靄、初回輕暑,寶扇重尋明月影,暗塵侵、上有乘鸞女。驚舊恨,遽如許。

江南夢斷橫江渚,浪粘天、葡萄漲綠,半空煙雨。無限樓前滄波意,誰采蘋花寄取?但悵望、蘭舟容與,萬里云帆何時到?送孤鴻、目斷千山阻。誰為我,唱金縷。

賀新郎·睡起流鶯語譯文及注釋

譯文

午睡醒來,聽流鶯嬌聲軟語,天色漸漸向晚,房門外,蒼苔滿地,落紅片片堆砌。沒人看見殘花已被吹盡,只有垂楊迎風自舞,庭院幽靜空寂。暮靄中漸漸帶著暖意,我感到了初夏的暑氣。尋找從前用過的那把明月般圓圓的寶扇,它已經灰塵沽滿,扇子上畫著騎鳳的仙女,那久已沉積的離愁別怨,猛然將我的心強烈震撼。

江南美好的舊夢已斷,洲諸橫靠著她的小舟,碧綠的清水漲滿,像一江新釀的葡萄酒。波浪粘連著遠天,化半空煙雨蒼茫。她樓前綠水悠悠,是否也在把我深深想望,準備采一束蘋花寄上?我悵然地遙望,她的木蘭舟不知浮游何方。云帆在萬里以外,幾時才能來到我的近旁?我久久地目送著天邊孤鴻,視線盡頭,只見千山阻擋,有誰為我把《金縷》曲歌唱?

注釋

賀新郎:詞牌名,原名《賀新涼》,又名《金縷曲》等,雙調一百十六字,上下片各十句六仄韻。

房櫳(lóng):窗戶。向晚:傍晚。

亂紅:零落的花朵。

暖靄(ǎi):天氣日暖。輕暑:初夏的暑氣。

寶扇:指團扇。此扇形狀如明月。明月影:此指團扇的影子。

乘鸞(luán)女:指扇上所繪的仕女圖畫。

舊恨:指與戀人的別恨。

遽(jù)如許:如此強烈。遽,急迫。

渚(zhǔ):水中小塊陸地。

葡萄漲綠:綠水新漲,如葡萄初釀之色。

半空煙雨:形容浪花向空中飛濺,像雨霧一般。

滄波意:指樓前的悠悠江水,別意無窮。

采蘋(píng)花寄取:古詩文中常用,采蘋花寄贈故人來表示作者的相思之情。

蘭舟:舟船的美稱。容與:徘徊。

金縷:即《金縷曲》,古曲名,或認為這里指此首《賀新郎》。

參考資料:

1、凌楓.宋詞三百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185

2、周娜.唐詩宋詞三百首:中國華僑出版社,2016:321-322

3、沙靈娜.宋詞三百首全譯: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298-299

4、蔡義江.宋詞三百首全解: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155-156

賀新郎·睡起流鶯語創作背景

  可知這首詞是作者早期作品,宋人劉昌詩以為“賦此詞時年方十八”。

參考資料:

1、吳熊和.唐宋詞匯評(兩宋卷)二: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1207-1210

2、凌楓.宋詞三百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185

賀新郎·睡起流鶯語鑒賞

  關德在《題石林詞》一文中,對葉夢得詞下了這樣的評語:“味其詞婉麗,綽有溫、李之風。晚歲落其華而實之,能于簡淡時出雄杰。”此篇正體現其早期詞作的特點。這首詞借暮春景色抒發悵恨失意的無限相思、青春虛擲的無限感慨,寫景清新明快,詞風婉麗,抒情深婉,情深意長。

  上片是靜景,并在靜景中體現出作者的內心幽情。起首三句描繪自己午睡乍醒,已是傍晚時分,忽聞鶯聲婉轉,“流鶯語”以細聆鶯囀來突出環境的幽寂,也即“鳥鳴山更幽”之意。環顧四周,但見地上點點青苔,片片落花,說明春光已盡,令人不勝惋惜。“吹盡”兩句,進一層描寫庭院景象,長調寫景不似小令,并非勾勒點染,抓取景物特點即可,而是需要細致地鋪展開來,工筆描繪。這兩句將“殘花”與“垂楊”并提,表現春末特有的景色;由花開到花落,都是悄悄地沒人注意,只有柳條還在隨風輕擺,這是靜中見動;一“自”字寫出四周無人的寂寥況味,用來襯托作者徘徊四顧的孤獨心情。

  “漸暖靄”三句,光從時節轉移寫起,春去夏來,暖風帶來初夏的暑熱,由于想到消暑而引出了寶扇;這是一把布滿塵灰的扇子,但它上面那隱約可見的那位月宮“乘鸞女”卻使他陷入沉思。關于“乘鸞女”,原來有著一個月中仙女的傳說,據說唐明皇在九月十五日游月宮,“見素娥千余人,皆皓衣乘白鸞”(《龍城錄》),那扇面上模糊的素衣仙女畫像,引起他的聯想,勾起了他隱藏于內心深處的“舊恨”,使他自己也感到驚訝的是那“舊恨”,竟會如此猛烈地涌上心頭,這里極其隱晦地表現出作者對宋朝衰落的遺恨。

  下片為想象,承上“舊恨”展示心頭感情波濤。“江南”三句,是說昔年樂事已成而今“舊恨”,伊人遠去,猶如乘鸞仙女,無由再見,只有在夢中來到她所在的江南:江上碧浪連天,遠望如同正在潑醅上漲的葡萄綠酒。李白就曾有詩贊道:“遙看江水鴨頭綠,恰似葡萄初潑醅。”(《襄陽歌》)這連天江浪,再加上彌漫空中的煙雨,真好似一幅水墨畫。這里先寫景,然后引出下面景中之人。

  “無限樓前滄波意”,“滄波”照應前句江景,描繪出一幅想象中的畫面:情人在江邊高樓倚欄悵望,卻只見細浪粘天,煙波浩渺。作者想象情人遙對滄波的情懷,不禁道出“誰采蘋花寄與?”采蘋花有寄托相思的用意,二人相隔萬里,雖想采蘋花寄給對方以托相思,但作者卻言“誰采”,透露出“夢斷”之恨。“但悵望”三句,更深一層,寫兩人之間隔著千山萬水,舟船難通,只能隔著遙遠的距離相互“悵望”,但無論如何相望,視線也會被“千山”所阻。問“萬里云帆何時到?”即含有“不能到”的意思,因此只能與“孤鴻”相伴,在這種凄清的景況中獨自品嘗離愁別恨。柳永《玉蝴蝶》詞末幾句境界與此相似:“海闊山遙,未知何處是瀟湘。念雙燕、難憑遠信,指暮天、空識歸航。黯相望:斷鴻聲里,立盡斜陽。”結末兩句深恨無人為自己唱起《金縷曲》,由曲及人,興起對美好往日的懷念。又著一“誰”字,進一步表現作者失去情人之后的孤苦。“金縷”曲詞中有勸人珍惜年華的句子,作者借此嘆息往日美好不再,而自己如今無人相伴,年華也只是虛度,將對遠方伊人的惓惓深情蘊藏于短短六字中,顯得曲致深長。

葉夢得簡介

唐代·葉夢得的簡介

葉夢得

葉夢得(1077~1148) 宋代詞人。字少蘊。蘇州吳縣人。紹圣四年(1097)登進士第,歷任翰林學士、戶部尚書、江東安撫大使等官職。晚年隱居湖州弁山玲瓏山石林,故號石林居士,所著詩文多以石林為名,如《石林燕語》、《石林詞》、《石林詩話》等。紹興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贈檢校少保。 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詞風變異過程中,葉夢得是起到先導和樞紐作用的重要詞人。作為南渡詞人中年輩較長的一位,葉夢得開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氣"入詞的詞壇新路。葉詞中的氣主要表現在英雄氣、狂氣、逸氣三方面。

...〔 ? 葉夢得的詩(228篇)

猜你喜歡

沁園春·一劍西來

梁羽生

一劍西來,千巖拱列,魔影縱橫。

問明鏡非臺,菩提非樹,境由心起,可得分明?是魔非魔,非魔是魔,要待江湖后世評。

垂虹亭

宋代陳瓘

三年為吏住東濱,重到江頭照病身。

滿眼碧波輸野鳥,一蓑疏雨屬漁人。

星巖二十景 其七 星亭擁翠

梁景先

天開圖畫好溪山,星聚亭依水石間。錦繡叢中堆翡翠,白云深處聽潺湲。

繇佛山溯流仙城望海珠寺

明代謝元汴

敢以批鱗筆,來探江上珠。流多興廢事,寫出霸王圖。

黃纛蠻君貴,牂牁漢跡孤。不須臨碣石,炎澥小蓬壺。

北河

清代鐘駿聲

好風如縷月如圭,破曉乘軺西復西。野漲忽迷三里渡,村謳猶唱六郎堤。

一鞭古驛尋沙遠,幾樹垂楊映水低。稍喜紅曦猶未透,趁涼且自過前溪。

水中蒲

元代胡奎

青青江上蒲,宛宛水中魚。楚楚東家女,盈盈樓上居。

泠泠撫瑤瑟,粲粲被羅襦。昔如昆山玉,今如濁水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