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柳宗元的詩 > 界圍巖水簾

界圍巖水簾

[唐代]:柳宗元

界圍匯湘曲,青壁環(huán)澄流。

懸泉粲成簾,羅注無時休。

韻磬叩凝碧,鏘鏘徹巖幽。

丹霞冠其巔,想像凌虛游。

靈境不可狀,鬼工諒難求。

忽如朝玉皇,天冕垂前旒。

楚臣昔南逐,有意仍丹丘。

今我始北旋,新詔釋縲囚。

采真誠眷戀,許國無淹留。

再來寄幽夢,遺貯催行舟。

界圍巖水簾譯文及注釋

譯文

界圍巖和湘江的江畔相匯,青青的山壁,環(huán)繞著清澈的江水。

懸掛著的泉水,形成一面鮮明的水簾,排列下流,沒有停止的時候。

水簾好比一面音調(diào)和諧的玉磬,敲聲鏘鏘,響徹巖谷。

紅霞籠罩在巖頂上,使我忽然想象升上天空游覽的景況。

奇妙的境界,簡直不可形容,即使是神鬼的工力,諒必也難造成。

忽然好像朝見玉皇,只見他的皇冠前面,垂著一排玉串。

昔時屈原被逐南來,他有意依戀神仙之地,不思回國。

如今我幸獲新詔釋放,開始北歸。

在這里任情遨游,固然值得留戀,但我以身許國,必須迅速回朝效力,不容停留。

再來游玩,只有寄托在夢境了,行前站立良久,乘舟離去。

注釋

曲:水畔。

粲(càn):鮮明。《詩·唐風·葛生》: “角枕粲兮,錦衾爛兮。”

羅注:排列下流。

韻磐:聲音和諧的磬。

叩:敲擊。

凝(nǐ):比擬。

碧:青綠的美玉。

鏘鏘:象磬聲,比喻水簾聲。

冠:籠罩。

凌:升上。

虛:天空。

冕:古代帝薯的帽子。

旒(liú):冕冠前后懸垂的玉串。

楚臣:指屈原。

仍:依戀。

丹丘:神話中神仙之地。

縲(léi):拘系犯人的大繩,這里指罪犯。

采真:《莊子·天運》曰,古者謂是采真之游。成玄英疏:“謂是神采真實而無假偽,逍遙任適而隨化遨游也。”

淹留:停留。

遺貯:臨行前久立。

參考資料:

1、楊竹邨.《柳宗元詩選注》.桂林市:漓江出版社,1993.06:143-144

界圍巖水簾創(chuàng)作背景

  元和十年(815年)正月,柳宗元因為接到來自長安的皇帝的詔書,于是自永州奉詔赴京,作者心情因為得以返京因此喜悅萬分,路過界圍巖時,被界圍巖的美景所感染,然后又聯(lián)想到自身的遭遇,于是有感而發(fā),借景而抒情,遂作出此詩,來表達詩人自己欲施展抱負的愉悅心情。

參考資料:

1、吳文治,謝漢強,王春庭等.《柳宗元大辭典》.合肥市:黃山書社,2004.10:128

2、尚永亮.《柳宗元集》.南京市:鳳凰出版社,2007.09:49-50

界圍巖水簾鑒賞

  該詩是一首描述界圍巖的風光的詩,全詩突出了界圍巖的瀑布風光。其景象氣象萬千,奇麗無比,想象豐富,感情直抒胸臆。

  首先是開頭四句,簡單勾勒出界圍巖的地理特征。“界圍匯湘曲“凸顯出湘江在這里盤旋不止,”青壁環(huán)澄流“則表明了碧水環(huán)繞青崖的美景。而后以“懸泉粲成簾,羅注無時休”,重點點出瀑布下注連綿不斷,波瀾壯闊的特點。

  接著則是描寫瀑布的飛流之聲,”韻磬叩凝碧,鏘鏘徹巖幽“兩句聲色俱備,水流聲像磬玉相叩在碧潭,其鏘鏘的清脆之聲響徹幽巖,清脆悅耳。斟酌該句,可見字詞貼切。如“碧”而謂之“凝”,“凝碧”又冠以“叩”,而叩擊碧玉般青石之聲乃為“磬”音,此磬之“韻”清遠激越,這是多種力量的聚合,其中又極力突出了個“叩”字,從而令人于聽覺感受中去領略那瀑布與巖石撞擊發(fā)出的音響。”丹霞冠其巔,想像凌虛游“,則是描寫紅色的云霞如冠帽戴在山頂,令人想飛上青天,凌虛游歷。

  以上八句之景物描寫實為佳句,卻同時也為鋪墊也,目的正是為了引出下方的詩句,以求得產(chǎn)生驚人的藝術效果。

  “忽如朝玉皇,天冕垂前旒”。許多名家正是將目光投向此句,這四句“骨力傲岸,撐柱全篇”,”忽如朝玉皇,天冕垂前旒“句正是將水簾比做玉皇的天冕前掛下來的流蘇,“體物極工”。又以簡單的一句”鬼工諒難求“來凸顯出其景物的難以細述的美妙,其比喻貼切,簡潔且形象。仔細想來,作者在此之前已作了若干鋪墊,先寫水簾之整體形貌,繼寫其成簾羅注之狀,次寫其叩石如磬般的聲響,終寫水簾上方云霞環(huán)繞之景觀,而后才以“忽如”二字,于靈光一閃間將之與玉皇所戴冠冕前下垂的玉串聯(lián)系起來,驚警動人,讓人不禁拍案叫絕。

  驚句過后,則是發(fā)散想象,思及自身,有感而發(fā)。”采真誠眷戀,許國無淹留“,詩人聯(lián)系了自己的遭遇,遙想當年像楚臣屈原一樣被放逐到南方,曾有意要學仙成道。如今詩人卻和屈子不可相提并論,如今即將是要回到北方去,皇上的詔書解除了羈絆和拘囚。因此詩人對采真求仙的眷戀,被以身為國的理想抱負所代替。于是以略帶悵然的一句”再來寄幽夢,遺貯催行舟“來描寫自身。即將返回長安,只好以幽幽的夢境相寄托,行舟既然催促,便唯有乘舟遠去。該句雖是帶有離別的傷感色彩,然聯(lián)系詩人背景和句末的語氣,仍可清晰看出,詩人大部分心情依舊是愉悅的。

  此外,詩人在選詞設色上頗費經(jīng)營,如“青壁“、“澄流”、“粲成簾”、“徹巖幽”、“凝碧”、“丹霞”,可以說是五色雜陳,而讀來不覺繁亂,蓋因其整體色調(diào)傾向于清寒一路,由此形成了氣氛肅穆、境界幽寂的詩境。迸一步看,全詩避免偶句,以單句直行,從而產(chǎn)生一種勁氣直達的力感。孫月峰評論說:“寫景如謝,然多用單語,覺骨力更勝。“(《評點柳柳州集》卷四十二)講的就是這種情況。

柳宗元簡介

唐代·柳宗元的簡介

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運城)人,杰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jīng)后人輯為三十卷,名為《柳河東集》。因為他是河東人,人稱柳河東,又因終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同為中唐古文運動的領導人物,并稱“韓柳”。在中國文化史上,其詩、文成就均極為杰出,可謂一時難分軒輊。

...〔 ? 柳宗元的詩(193篇)

猜你喜歡

玲瓏四犯 詠七巧圖

清代姚燮

斗角鉤心,仿股直弦斜,裁就鈿表。一卷閑云,花樣別翻新妙。

那夕乞向天孫,恁慧解、欠三分到。等繡鴛、度與金針,須值藕心聰皎。

俚言奉送大司徒白翁畢老先生晝錦

明代孫之獬

石頭王氣藉公揚,突爾縣車鬢未蒼。供茹芝探四皓紫,欲分金乏雨疏黃。

勒名鼎上蟲魚瘦,賜浣湖中煙月長。只恐東山棲不穩(wěn),九州轉運苦戎羌。

贈俞隱居

明代祝允明

水南雉市萬塵趨,水北還容陋巷居。三尺素桐陶靖節(jié),百篇華賦馬相如。

心拋世俗爭為事,手錄時賢未見書。欲繼姓名高士傳,怕君嫌我近睢盱。

宋代劉克莊

莊周言達理,吾以蝶為優(yōu)。

無想亦無夢,有身長有愁。

玉乳泉五首 其三

弘歷

秋氣澄石泉,凈呈太古鏡。不為整衣冠,堪因悅心性。

次韻題張氏耆逸堂

宋代汪炎昶

游戲壺天歲月深,人間又見謫仙人。鏡中商嶺飄蕭發(fā),物外箕山自在身。

安石少徒輕冕紱,伏波老未厭風塵。輸君物外全雙美,洛社耆英漢逸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