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崔道融的詩 > 溪上遇雨二首

溪上遇雨二首

[唐代]:崔道融

回塘雨腳如繅絲,野禽不起沈魚飛。

耕蓑釣笠取未暇,秋田有望從淋漓。

坐看黑云銜猛雨,噴灑前山此獨晴。

忽驚云雨在頭上,卻是山前晚照明。

溪上遇雨二首譯文及注釋

譯文

環曲的池塘水面,雨水像在抽絲一般密織,野禽因為雨勢太大無法起飛,魚兒卻驚得在水面飛躍起來。

耕種的人和垂釣者都來不及取蓑衣和斗笠,秋季的田地都多么期待這么一場酣暢淋漓的大雨啊。

我坐看天空中濃密的烏云含著雨水噴灑在前方的山巒上,而這里卻依然陽光燦爛。

忽然滾滾的烏云挾帶著驟雨,已瀉到了我的頭上!不過我卻意外地發現:前方青翠的山峰上,還映照著一抹夕陽的余暉!

注釋

回塘:回曲的水池。 南朝梁簡文帝《入溆浦詩》:“泛水入回塘,空枝度日光。”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床頭屋漏無乾處,雨腳如麻未斷絕。”繰(sāo)絲:即繅絲,煮繭抽絲。唐李白《荊州歌》:“荊州麥熟繭成蛾,繰絲憶君頭緒多。”

沈魚:即沉魚,潛藏水底的魚。《大戴禮記·勸學》:“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

耕蓑:農夫的蓑衣。未暇:謂沒有時間顧及。漢張衡《東京賦》:“因秦宮室,據其府庫,作洛之制,我則未暇。”

淋漓:沾濕或流滴貌。南朝梁范縝《擬〈招隱士〉》:“岌峨兮傾欹,飛泉兮激沫,散漫兮淋漓。”

坐看:猶行看,旋見。形容時間短暫。唐李白《古風》之二六:“坐看飛霜滿,凋此紅芳年。”銜:攜帶著。

晚照:夕陽的余暉。南朝宋武帝《七夕》詩之一:“白日傾晚照,弦月升初光。

參考資料:

1、張國舉.唐詩精華注譯評.長春:長春出版社,2010:830-831

溪上遇雨二首鑒賞

  唐詩中寫景通常不離抒情,而且多為抒情而設。即使純乎寫景,也滲透作者主觀感情,寫景即其心境的反光和折射;或者借用比興,別有寄托。而這首寫景詩不同于一般唐詩。它是詠夏天的暴雨,既不能從中覓得何種寓意,又不能視為作者心境的寫照。因為他實在是為寫雨而寫雨。從一種自然現象的觀察玩味中發現某種奇特情致,乃是宋人在詩歌“小結裹”方面的許多發明之一,南宋楊誠齋(萬里)最擅此。而《溪上遇雨二首》就是早于誠齋二三百年的“誠齋體”。

  再從詩的藝術手法看,它既不符合唐詩通常的含蓄蘊藉的表現手法,也無通常寫景虛實相生較簡煉筆法。它的寫法可用八個字概盡:窮形盡相,快心露骨。

  夏雨的特點是來速疾,來勢猛,雨腳不定。這幾點都被詩人準確抓住,表現于筆下。急雨才在前山,忽焉已至溪上,叫人避之不及,其來極快。以“坐看”從容起,而用“忽驚”、“卻是”作跌宕轉折,寫出夏雨的疾速。而一“銜”一“噴”,不但把黑云擬人化了(它像在撒潑、頑皮),形象生動,而且寫出了雨的力度,具有一種猛烈傾注感。寫云曰“黑”,寫雨曰“猛”,均窮極形容。一忽兒東邊日頭西邊雨,一忽兒西邊日頭東邊雨,又寫出由于雨腳轉移迅速造成的一種自然奇景。這還不夠,詩人還通過“遇雨”者表情的變化,先是“坐看”,繼而“忽驚”,側面烘托出夏雨的瞬息變化難以預料。通篇思路敏捷靈活,用筆新鮮活跳,措語尖新,可喜可愕,深得夏雨之趣。

  就情景的近似而論,它更易使人聯想到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中的一首:“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比較一下倒能見出此詩結構上的一個特點。蘇詩雖一樣寫出夏雨的快速、有力、多變,可謂盡態極妍,但它是只就一處(“望湖樓”外)落墨,寫出景色在不同時間里的變化。而此詩則從兩處(“前山”與“溪上”)著眼,雙管齊下,既有景物在不同時間的變化,又有空間的對比。如就詩的情韻而言,蘇詩較勝;如論結構的新奇,此詩則不宜多讓。

  可見,詩分唐宋是大體的區分,不能絕對看待。王漁洋曾列舉宋絕句風調類唐人者數十首,是宋中有唐;另一方面,宋詩的不少傾向往往可以追根溯源到中晚唐,是唐中有宋。大抵唐詩經過兩度繁榮,晚唐詩人已感難乎為繼,從選材到手法便開始有所標新立異了。這個唐宋詩交替的消息,從崔道融《溪上遇雨二首》詩中是略可窺到一些的。

崔道融簡介

唐代·崔道融的簡介

崔道融

崔道融,江陵人。唐末詩人。以征辟為永嘉(今浙江省溫州市)令。累官至右補闕。后避居于閩,因號“東甌散人”。與司空圖為詩友,人稱江陵才子。工絕句。僖宗乾符二年(875年),于永嘉山齋集詩500首,輯為《申唐詩》3卷。另有《東浮集》9卷,當為入閩后所作。

...〔 ? 崔道融的詩(73篇)

猜你喜歡

張德夫園亭八詠·橘渚

宋代王炎

小插藩籬護洲渚,當年手自種嘉樹。

春風吹出玉瓏璁,水面霏微噴香霧。

寄張達道先生

宋代曹勛

永懷凝神公,履正群仙夸。

流目厭塵土,軒冕卑泥沙。

題洞霄宮

宋代周文璞

久知靈境無緣到,今被春風引得來。

上帝殿頭聞雨過,仙人石面欠花開。

寄題錢塘毛氏西湖園

李覯

昔年曾泛西湖流,君今更住西湖頭。

人生多是未得往,地上有天何處求。

送程給事知越州 其一

宋代畢仲連

玉籍殊科四十秋,徊翔藩翰幾淹留。五羊舊治功尤著,百越新恩志已酬。

健節亭亭心益壯,清吟一一思如流。壺漿滿道爭迎處,晝錦應先駐虎邱。

邵平

宋代王安石

天下紛紛未一家,販繒屠狗尚雄夸。

東陵豈是無能者,獨傍青門手種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