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姜夔的詩 > 漢宮春·次韻稼軒蓬萊閣

漢宮春·次韻稼軒蓬萊閣

[宋代]:姜夔

一顧傾吳。苧蘿人不見,煙杳重湖。當(dāng)時事如對弈,此亦天乎。大夫仙去,笑人間、千古須臾。有倦客、扁舟夜泛,猶疑水鳥相呼。

秦山對樓自綠,怕越王故壘,時下樵蘇。只今倚闌一笑,然則非歟。小叢解唱,倩松風(fēng)、為我吹竽。更坐待、千巖月落,城頭眇眇啼鳥。

漢宮春·次韻稼軒蓬萊閣譯文及注釋

譯文

一顧傾吳的故事流傳至今,主角西施就不見了,眼前只有生養(yǎng)西施的鑒湖煙霧迷茫。當(dāng)時事就像下棋,也是天意。文種大夫逝去可惜,更可笑人間,千年變幻有如昨天。我游玩已疲倦,夜里泛舟想靜一下,似有水鳥呼我。

蓬萊閣對面的秦望山一片碧綠,只怕山下越王故壘,長滿了草,時下砍柴人正在光顧。如今倚欄桿一笑,但并不高興。有侍女唱歌,又請松林之風(fēng)伴奏,確是樂事。可我更希望等到西山月落下,大宋江山百鳥齊唱的黎明。

注釋

⑴漢宮春:詞牌名。《高麗史·樂志》名《漢宮春慢》。《夢窗詞集》入“夾鐘商”。此詞九十六字,前后片各四平韻。

⑵蓬萊閣:指浙江紹興臥龍山的蓬萊閣。

⑶一顧傾吳:指西施的故事。吳王夫差得西施荒廢朝政,最終被越國所滅。

⑷苧蘿人:指西施。西施出生于越國苧蘿村。

⑸重湖:即鑒湖,在浙江紹興西南。

⑹對弈:下棋。此處喻指吳、越兩國之爭。

⑺大夫:指越國大夫文種。臥龍山舊稱種山,此處有文種墓,文種有功而被殺。

⑻須臾:表示很短的時間,片刻之間。

⑼秦山:即秦望山,在紹興東南。秦望山有秦始皇游賞時的石碑。

⑽越王故壘:指越王勾踐筑的越王臺,在臥龍山西側(cè)。

⑾樵蘇:打柴割草。

⑿小叢解唱:侍女盛小叢善于唱歌。

⒀竽:笙一類的樂器。

⒁月落:這里指黎明。

⒂啼鳥:指鳴叫的鳥類。

參考資料:

1、劉乃昌.姜夔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2011:174-178

漢宮春·次韻稼軒蓬萊閣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詞當(dāng)作于宋寧宗嘉泰三年(1203年)下半年。當(dāng)年六月,辛棄疾被重新起用,任命為知紹興府兼浙東安撫使。到任后,曾與姜夔等人同登蓬萊閣,辛棄疾作《漢宮春·會稽蓬萊閣懷古》,姜夔作此詞和之。

參考資料:

1、劉乃昌.姜夔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2011:174-178

2、唐圭璋 等.唐宋詞鑒賞辭典(南宋·遼·金).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1612-1614

漢宮春·次韻稼軒蓬萊閣鑒賞

  此詞是為辛棄疾《漢宮春·會稽蓬萊閣懷古》而作的和詞。辛棄疾原詞主旨是借吳越之爭題,發(fā)心中憤概,論人間滄桑,議南宋“被西風(fēng)”“變滅”形勢,也流露出辛棄疾當(dāng)時對朝庭的不滿和難以改變現(xiàn)實時悲涼情緒。

  姜夔這首詞是就西施之事展開,開篇就是一句:一顧傾吳。把美人計的主角西施一顧,致使吳國傾覆事實點破,接著說此人如今不見了,只留眼前生養(yǎng)西施的鑒湖水面上的煙霧。姜夔就此發(fā)表議論:吳越之爭,猶如一場下棋游戲,把你死我活的戰(zhàn)場說成是游戲,這是姜夔為下文埋下伏筆。游戲并非天意,而是人為。文種大夫被殺,豈是功帶來的罪。可笑人世間,千年不過是頃刻之間變化。姜夔此刻筆端一轉(zhuǎn),說我好似游戲疲倦了,夜中泛一舟圖個清閑,然而耳邊覺得有人呼我。世間就是這樣,逝者已逝去,活者就有責(zé)任活。無法清閑下來,責(zé)任使然。姜夔用“水鳥相呼”喻世間不平靜,有責(zé)任的人不能平靜。“有倦客,扁舟夜泛,猶疑水鳥相呼”即是對前面的總結(jié),又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為下片打好了堅實的基礎(chǔ)。

  詞下片開始仍借古跡述事,進一步宣發(fā)議論與感慨。接著又是一筆“笑”字,可這笑無法笑出來,是苦笑,笑得很不痛快。仔細想來,吳越之爭當(dāng)然不是一場游戲。雖然這時辛大將軍熱情招待詞人,派小叢為了解除他的憂傷給他唱歌,并請來山林之中的松風(fēng)伴奏,有美妙的樂曲,這應(yīng)是人生快事。按說辛這么高的規(guī)格接待姜,應(yīng)該是姜高興的事,可是姜夔就是高興不起來。姜夔千里迢迢從杭州趕來紹興,不為聽音樂,那為什么而來呢?姜夔此詞的收拍點明心中所期盼的大事。“更坐待,千巖月落,城頭眇眇啼鳥。”這是說:我姜夔活在世間都有水鳥相呼,你辛大將軍責(zé)任重大,用音樂、美味招待我并非我所愿,我姜夔所期盼的是希望你辛大將軍領(lǐng)軍北伐,我在黑夜里等待你帶來大宋朝的黎明時刻,讓我聽到城頭百鳥爭鳴。

  辛棄疾原詞以吳越之爭論人間冷暖,世間滄桑,云雨變化在傾刻,稱贊范蠡與西施隱居的生活快樂,冷觀吳越霸業(yè)的消亡,仍有歸隱思想。姜夔的詞緊貼吳越之爭典故,點明西施起到了“一顧傾吳”的作用,歷史人物不在,故事存留,活著的人要有責(zé)任。姜夔以自己還有“水鳥相呼”,責(zé)任在身,力勸辛棄疾要為國家做事,特別是此和詞的收拍,讓人尋味。

姜夔簡介

唐代·姜夔的簡介

姜夔

姜夔,南宋文學(xué)家、音樂家。人品秀拔,體態(tài)清瑩,氣貌若不勝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來鄂、贛、皖、蘇、浙間,與詩人詞家楊萬里、范成大、辛棄疾等交游。慶元中,曾上書乞正太常雅樂,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zhuǎn)徙江湖,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yán)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后又一難得的藝術(shù)全才。

...〔 ? 姜夔的詩(297篇)

猜你喜歡

哭尚穎

宋代司馬光

操業(yè)五常備,艱難六極全。

仲尼難語命,裨灶不知天。

蜀郡民為廉范歌

兩漢佚名

廉叔度。來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無襦今五褲。

弋陽道中望圭峰諸山

明代吳與弼

峭拔立云端,能生逆旅歡。但惜世無摩詰手,不能移向畫圖看。

傷時感懷 其二

宋代王十朋

帝鄉(xiāng)五載亂離中,億萬蒼生陷犬戎。二圣遠征沙漠北,六龍遙渡浙江東。

斬奸盍請朱云劍,射虜宜貫李廣弓。借問秦庭誰慟哭,草茅無路獻孤忠。

海上行

清代顧炎武

大海天之東,其處有黃金之宮,上界帝子居其中。

欲往從之,水波雷駭。幾望見之,以風(fēng)為解。徐福至彼,止王不來。

送鄭叔車還鄉(xiāng)

明代張孟兼

晚秋氣始肅,遠客早知寒。登艫越重河,長路浩漫漫。

鄭君去故國,水宿更風(fēng)飧。因茲搆沈綿,伏枕在江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