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孟浩然的詩 > 南歸阻雪

南歸阻雪

[唐代]:孟浩然

我行滯宛許,日夕望京豫。

曠野莽茫茫,鄉山在何處。

孤煙村際起,歸雁天邊去。

積雪覆平皋,饑鷹捉寒兔。

少年弄文墨,屬意在章句。

十上恥還家,裴回守歸路。

南歸阻雪譯文及注釋

譯文

我的旅行被大雪阻止于宛許之間,日暮時回眺著京城。

放眼望去四周是一片蒼茫的曠野,故鄉的山河不知在何處。

一縷孤單的炊煙在村子的邊上冉冉升起,遲歸的大雁也早已飛到遙遠的天邊去了。

積雪覆蓋了近處的田野和遠處的山崗,只有饑餓的老鷹還在尋覓捕捉雪中的野兔。

我從少年時起就擺弄文墨,專注于詩詞歌賦。

可惜十次上京城都沒有考中,我現在已羞于回家了,只好彷徨而無奈地呆在這回家的路上。

注釋

南歸:指詩人自長安歸故鄉。

滯(zhì):不流通,引申為滯留。

宛許:即宛地,泛指南陽以北。

京豫(yù):指洛陽。唐時將洛陽設為東都。因其地屬豫州,故稱為京豫。

莽(mǎng)茫茫:郊野廣漠無際。

鄉山:故鄉的山脈。

村際:中間。

平皋(gāo):平原。

文墨:寫文章。

屬意:傾心。

章句:章節與句子。

十上:多次上書。此借此科考落第。

裴(péi)回:徘徊。

參考資料:

1、彭定求.《全唐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版:第372頁

2、孫建軍等.《全唐詩》:線裝書局,2002年:第1213頁

南歸阻雪創作背景

  此詩是作者落第后失意歸來行至南陽北所作。此詩當作于《歲暮歸南山》、《行至汝墳寄盧征君》之后。

南歸阻雪鑒賞

  《南歸阻雪》的作者是孟浩然,被選入《全唐詩》的第159卷第52首。前四句交代時間地點,對京豫的回顧和對鄉山的渴望,表現出歸途悵惘的情懷。中間四句寫黃昏時茫茫雪原所見,“孤煙”、“歸雁”、“饑鷹捉寒兔”等,一片荒涼景象,喻示出詩人此時的處境。后四句寫自己懷才不遇,仕途坎坷,落第還鄉的羞愧心理。全詩表現了詩人心情的憂郁和冷漠。

孟浩然簡介

唐代·孟浩然的簡介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 ? 孟浩然的詩(286篇)

猜你喜歡

瞻六堂即事十首 其八

明代羅萬杰

閱物一雙醒眼,藏身數卷奇書。休言世事蕉鹿,輸與神仙蠹魚。

南天門觀音寺遙望

弘歷

古剎禮大士,虛堂息勞身。旋起憑欄望,舊徑還如新。

谷轉見行騎,山高截片云。是時秋始孟,綠樹猶繁紛。

泊舟大湘

明代曹學佺

停棹投漁火,人煙自一區。

遠行銜月淺,隔水度營孤。

慈竹

宋代王令

不求丹鳳食,不學景龍吟。

自有慈仁意,相依歲月深。

兵亂后自嬄雜詩 其八

宋代呂本中

夷甫終隳晉,群胡迫帝居。王綱板蕩后,國勢土崩初。

戈戟連梁苑,頭顱塞浚渠。天心應助順,側聽十行書。

呈孫東美

宋代韋驤

露氣侵簾幕,蕭然夜已分。括囊停較藝,倚幾重論文。

邂逅成相際,從容慰所聞。溪船行各去,回首只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