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杜牧的詩 > 送隱者一絕

送隱者一絕

[唐代]:杜牧

無媒徑路草蕭蕭,自古云林遠市朝。

公道世間唯白發,貴人頭上不曾饒。

送隱者一絕譯文及注釋

譯文

由于沒有人引薦,你只好遁跡云林,遠離爭名逐利的市朝,結果門庭冷落,徑路上雜草叢生。

世間最公道的事就是任何人到了老年都要生長白發,包括公伯王侯,誰也沒有例外。

注釋

無媒:沒有引薦的人,比喻進身無路。

徑路:小路。

蕭蕭:蕭條、寂靜,冷落凄清的樣子。

云林:高入云中的山林,這里指隱者隱居之處。

市朝:指交易買賣場所和官府治事所在。

公道:公平,公正。

貴人:顯貴的人。

送隱者一絕鑒賞

  首兩句從隱者的居所和處境著筆,稱揚隱者的德行。“無媒”語出《韓詩外傳》:“士不中道相見,女無媒而嫁者,君子不行也。”原意女子因無人為媒難以出嫁,這里指士子因無人推薦、引見而無法用于世。正因為無汲引者問津,隱者門可羅雀,屋前小路長滿了荒草,一片蕭索冷落。“草蕭蕭”暗用漢代張仲蔚事。據《高士傳》載,張仲蔚“善屬文,好詩賦,閉門養性,不治榮名”。透過蕭蕭荒草,一個安于索居的隱者形象呼之欲出。“云林”,高入云中的山林,這里指隱者隱之處。市朝,指交易買賣場所和官府治事所在。自古以來,隱者樂于潔身自好,有意避開這些爭權奪利的塵囂地,“退不丘壑,進不市朝,怡然自守,榮辱不及”(《周書·薛端傳》)。清心寡欲,恬淡自適,詩人對隱者的潔行高志,流溢出欽羨、稱頌之情。

  末兩句從白發落墨,生發健拔高昂的議論。“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白發與憂愁有著不解之緣。隱者“無媒”,因而懷才不遇。社會的壓抑使他產生憂愁,難以驅逐的憂愁又使他早生華發。他嘆息英雄無用武之地,痛恨扼殺人才的社會勢力,呼吁世間公道。詩人充分理解隱者的心境,他與隱者靈犀相通,命運與共,對人世、對社會有著相同的見解。他以為,世間只有白發最公道,即使是達官貴人的頭上也照長不誤,決不饒過。不受財富擺布,不向權貴拜倒,不阿諛,不恂私,一切都公平合理,這就是人間的公道。詩中“唯”字,包含言外之意:除了白發,人世間再沒有公道可言。社會不公正,在詩人筆下得到深刻的揭露和無情的針砭。這是理性的批判,是對當時整個社會現實的有力鞭苔。

  全詩隨情感的流動、意緒的變化而呈現不同的節奏和語勢:前兩句如靜靜溪流平和舒緩,后兩句如滔滔江潮激蕩噴涌。批斥的鋒芒直指不公道的封建社會制度,議論警動,憎愛分明,痛快淋漓而又不乏機趣幽默。

杜牧簡介

唐代·杜牧的簡介

杜牧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 杜牧的詩(438篇)

猜你喜歡

墨潺山中聞雁

劉崧

千山萬山云霧堆,一聲何處雁飛來。盤回欲下還驚起,月照寒潭一線開。

蕭蕭

郭步韞

蕭蕭木葉下園林,搖落偏驚抱恨心。老去不嫌青鬢改,愁多翻愛素幃深。

菊當九日凌霜健,蟲避西風隱壁吟。正是夜來愁伏枕,誰家月下擊清砧。

次韻何茂恭重陽前二日見過

宋代喻良能

西風籬落興悠然,秋影橫江雁帖天。

短發未成吹帽飲,高吟先贈把茱篇。

買菊

清代焦循

重陽風雨遍揚州,買得秋花又一秋。說是傲霜吾不信,朝來籬下總垂頭。

澈庵招游北樓二首

近現代趙熙

古寺憑江郭,高樓感眾陰。時危萬里仄,思苦百年深。

半醉天難問,多材陸豈沉。迢迢獨行者,珍重呂粱心。

月溪橋

明代張岳

月色清且虛,溪流靜而澈。二者相涵映,空山境奇絕。

創始昔何人,石虹跨丹穴。幽篁迷舊溪,回磴距飛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