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沈約的詩 > 懷舊詩傷謝朓

懷舊詩傷謝朓

[南北朝]:沈約

吏部信才杰,文峰振奇響。

調與金石諧,思逐風云上。

豈言陵霜質,忽隨人事往。

尺璧爾何冤,一旦同丘壤。

懷舊詩傷謝朓譯文及注釋

譯文

尚書吏部郎謝脁確是才杰,在文壇獨樹一幟不同凡響。

音調鏗鏘聲律工穩諧金石,才思高華如追逐風云之上。

哪想到不畏嚴寒高潔品性,忽然卷入了人事糾紛死亡。

像尺璧一樣的珍寶蒙大冤,構陷成獄死于非命歸丘壤。

注釋

吏部:指謝脁,謝脁曾為尚書吏部郎。

文峰:即詞峰。峰,一作鋒。

金石:指鐘磬等樂器。諧:和諧。

思:才思。風云:形容高超。

陵霜質:指謝脁不畏強暴的品質。

人事:指新陳代謝、生死存亡的現象。

尺璧:徑尺之璧。指謝脁是稀有的人才。

參考資料:

1、懷舊詩傷謝朓

懷舊詩傷謝朓鑒賞

  這首詩以詩的形式,正確評價了謝脁的藝術成就及其地位,對這位文壇奇才過早地死于非命,表達了深切的同情和感傷。詩人沈約雅愛謝脁的五言詩,他經常贊嘆:“二百年來無此詩也。”(《南齊書·謝脁傳》)此詩前四句就是這一高度評價的具體化。詩人沈約認為,謝脁才華杰出,犖犖獨占文壇鰲頭,具有很高的地位。這是因為,其詩之“調”與“思”都與眾不同。詩思高華,追風逐云,靈秀而飄逸,固非常人可以攀比;而詩的鏗鏘音調,優雅動聽,都堪與音樂之聲媲美,猶令人賞心愜意。這里的“調”,已不僅僅是指詩的自然音節,也兼指沈約、謝脁等人率先追求的詩的人工音律,即聲律。詩人沈約醉心于追求詩的聲律之美,他著《四聲譜》,創“四聲八病”之說。謝脁、王融等人積極響應,身體力行,把沈約的聲律說運用于詩歌創作之中,開創了風靡一時的“永明體”。沈約和謝脁都是“永明體”的代表詩人,而“永明體”實際上成了古體詩向近體詩過渡的橋梁。由此可見,在對詩的“調”的認識與追求上,他們是靈犀相通、默契一致的。所以,沈約這里稱贊謝脁詩“調與金石諧”,確是知音之評。

  后四句對謝脁的不幸遭遇,寄寓了深切的同情。沈約這里先盛贊謝脁品質高潔,接著一曰“忽隨人事往”,“人事往”指非自然死亡,而“忽隨”二字更透露出非同尋常的意味,暗示謝脁是死于非命;二曰尺璧之質而與丘壤同污,埋沒于地下,實在可嘆可惜。這樣,詩人便在這里著意造成了品質之優秀和生命之短暫的反差,由此發抒出對謝脁不幸遭際的無比惋惜之情,感情激烈、發露,溢于言表。

  愛其美才而悲其橫死,是此詩的主旋律。全詩評騭公允,不諛不貶,因而成為品評謝脁的千古不易之辭;真情率意,不假雕飾,因而又是千古悼亡懷友的傳誦之作。

沈約簡介

唐代·沈約的簡介

沈約

沈約(441~513年),字休文,漢族,吳興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學家、文學家。出身于門閥士族家庭,歷史上有所謂“江東之豪,莫強周、沈”的說法,家族社會地位顯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虜將軍。父親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誅。沈約孤貧流離,篤志好學,博通群籍,擅長詩文。歷仕宋、齊、梁三朝。在宋仕記室參軍、尚書度支郎。著有《晉書》、《宋書》、《齊紀》、《高祖紀》、《邇言》、《謚例》、《宋文章志》,并撰《四聲譜》。作品除《宋書》外,多已亡佚。

...〔 ? 沈約的詩(375篇)

猜你喜歡

琳老所居植竹發筍而草茁其傍作詩見寄為賦一

宋代毛滂

春風吹瑯玕,夏長蒼龍孫。

未見拂云梢,已引鞭驥根。

賀新郎 為人作

盧青山

躑躅初春季。悵情懷、中年漸到,二毛潛起。看取髭髯如古柏,忍對青山嫵媚。

更忍向、花前共倚。小女春邊一枝玉,顫盈盈、偏近酸眸底。

仙姑對奕圖

元代黃庚

碧玉花冠素錦裳,對拈棋子費思量。

終年不下神仙著,想是蓬萊日月長。

安樂窩中吟 其六

宋代邵雍

安樂窩中春不虧,山翁出入小車兒。水邊平轉綠楊岸,花外就移芳草堤。

明快眼看三月景,康強身歷四朝時。鳳凰樓下天津畔,仰面迎風倒載歸。

長門怨

明代劉基

不學周南詠小星,空悲玉殿鎖娉婷。黃金漫買相如賦,猶勝無辜送掖庭。

題張叔平紅崖碑后

清代司炳煃

張君好游復好奇,逍遙不受名利羈。東行泰岱西咸池,凌跨三湘吊九嶷。

繭足不遺蠻與夷,直到吾黔羅甸之邊陲。紅崖山石如猊獅,紅崖文字如龍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