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馮子振的詩 > 鸚鵡曲·赤壁懷古

鸚鵡曲·赤壁懷古

[元代]:馮子振

茅廬諸葛親曾住。早賺出抱膝梁父。笑談間漢鼎三分,不記得南陽耕雨。嘆西風卷盡豪華,往事大江東去。徹如今話說漁樵,算也是英雄了處。

鸚鵡曲·赤壁懷古譯文及注釋

譯文

諸葛亮曾親自以草屋為家,抱膝長吟,從容瀟灑,可惜早早被劉備騙出山來經營天下。

他談笑間輕而易舉地奠定了三分漢室的格局,卻忘了南陽在雨中耕作的舊日生涯。

那西風卷盡了歷史的風流繁華,往事隨著大江滾滾東去,怎不叫人感嘆嗟呀!

一直到現在,漁夫樵子還談起諸葛亮在赤壁大戰中的傳說和佳話,大概也算是英雄的一種結局吧!

注釋

赤壁:在今湖北蒲圻縣長江南岸,三國時孫權、劉備合兵在此大破曹操的軍隊。

賺出:騙了出來。抱膝梁父:指隱居的諸葛亮。

抱膝:手抱住膝蓋,安閑的樣子。

梁父:本指《梁父吟》,相傳為諸葛亮所作,這里代指諸葛亮。

漢鼎三分:將漢帝國一分為三。鼎,舊時視作國家的重器,比喻政權。

南陽:漢代郡名,包括今湖北襄樊及河南南陽一帶。諸葛亮早年曾在南陽隱居耕作。

徹:直到。

參考資料:

1、天下閱讀網.鸚鵡曲·赤壁懷古

鸚鵡曲·赤壁懷古鑒賞

  發生于公元208年的赤壁大戰,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人們登臨赤壁,無一例外地會緬想起這段往事。這場大戰是由東吳周瑜指揮而擊敗曹操的,蘇東坡《念奴嬌·赤壁懷古》“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也還是在贊美周郎。到了元代,民間的三國故事流行,諸葛亮在大戰中的神機妙算和豐功偉績于是深入人心。

  這支散曲便以諸葛亮為代表對象。作品的上片,從諸葛亮南陽躬耕的出處說起,只在第三句憑著“笑談間”三字,隱隱點出了赤壁大戰的影子。“笑談間漢鼎三分”,簡短的一句便概括了諸葛亮建功立業的從容和游刃有余的才干。然而,第四句又滑回“南陽煙雨”,可見詩人懷古的思緒,并不停留在赤壁戰場,而是進入了人生思索的更深層次。在詩人看來,諸葛亮為“漢鼎三分”的努力是付出慘重代價的,使他再不能重回隱居的生活中去,他的出山得不償失,是上了劉備的當了。“賺出”二字,用語偏激,言下有無窮的惋惜之意。這種從懷古的本景宕開一層的寫法,顯示了詩人心緒的聯翩與感慨的深沉。

  〔幺〕篇用一個“嘆”字領起,揭開了詩人的感情世界。原來,他是在吊古,更是在傷今。以傷今的眼光吊古,怎能不為古人嘆惋。撲面來陣陣的西風,眼前是滔滔的長江,“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一時豪杰安在。只不過在漁夫樵子的閑談中傳說著罷了。結局如此,那么諸葛亮何必要出山施展才干,建立功勛。還不如留在茅廬“抱膝”、“耕雨”好呢。這四句又只有“大江東去”四字同“赤壁懷古”隱隱關聯,其余皆是脫羈的思緒。但前片著眼于歷史,〔幺〕篇著眼于現況;前片的首句是諸葛亮的出處,〔幺〕篇的末句則是他的“了處”。前后既對比,又呼應,合在一起,便是借懷古以抒發對現實的感慨。蘇東坡《念奴嬌·赤壁懷古》緬懷周瑜,這一支曲子緬懷諸葛亮,兩者的宣泄方式不同,從“懷古”拉回到現實人生的徑路卻是一致的。

馮子振簡介

唐代·馮子振的簡介

馮子振

馮子振,元代散曲名家,1253-1348,字海粟,自號瀛洲洲客、怪怪道人,湖南攸縣人。自幼勤奮好學。元大德二年(1298)登進士及第,時年47歲,人謂“大器晚成”。朝廷重其才學,先召為集賢院學士、待制,繼任承事郎,連任保寧(今四川境內)、彰德(今河南安陽)節度使。晚年歸鄉著述。世稱其“博洽經史,于書無所不記”,且文思敏捷。下筆不能自休。一生著述頗豐,傳世有《居庸賦》、《十八公賦》、《華清古樂府》、《海粟詩集》等書文,以散曲最著。

...〔 ? 馮子振的詩(112篇)

猜你喜歡

朝云墓十首次孫西庵先生韻 其一

何絳

自今歧路各西東,事與浮云失故蹤。已覺逝川傷別念,更來清鏡促愁容。

星霜漸見侵華發,火影應難到洞宮。最是不堪回首處,隔江吹篴月明中。

題淮陰祠

宋代張栻

秦關昔先驅,南鄭豈淹久。

夜中丞相歸,平明印垂肘。

一葉落

汪東

一葉落。西風惡。遠人似葉更飄泊。露零屐齒寒,徘徊闌干角。

闌干角。影動秋千索。

至后送馬西玄侍郎赴京

明代李舜臣

一從吹管動,陽氣物應知。河柳滋將遍,江梅爛已施。

人才南就日,吾道北歸時。制作今皇志,宗儒在禮司。

宮詞

宋代宋白

律管飛灰報早春,壽陽梅淡落香煙。

詞人競進新詩入,俊思無過白舍人。

新平訪花腰傣族村落

張力夫

郁郁哀牢嶺,悠悠戛灑江。風清民抱樸,寨老樹傳邦。

萬物存靈魄,千年佑土龐。花街生妙趣,卜少試新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