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王勃的詩 > 銅雀妓二首

銅雀妓二首

[唐代]:王勃

金鳳鄰銅雀,漳河望鄴城。

君王無處所,臺榭若平生。

舞席紛何就,歌梁儼未傾。

西陵松槚冷,誰見綺羅情。

妾本深宮妓,層城閉九重。

君王歡愛盡,歌舞為誰容。

錦衾不復襞,羅衣誰再縫。

高臺西北望,流涕向青松。

銅雀妓二首譯文及注釋

譯文

金鳳臺緊挨著銅雀臺,鄴城面對著濁漳河。

君王已死,現在沒有地方可尋了,而這里的亭臺樓榭卻依舊是那個樣子。

當年的歌舞席和那未傾倒的歌梁還有什么用呢?

西陵里的松樹槚樹那樣蒼冷,誰明了銅雀妓的愁情?

我本是銅雀合上的樂妓,幽閉在一層又一層的深宮中。

君王死了歡愛已盡,現在為誰打扮為誰歌舞呢?

錦緞的被子懶得再疊,綾羅的衣服也不再縫制了。

由這高高的銅雀臺上酉北望西陵,不由得使人對著墓前的青松流下了淚水。

注釋

銅雀妓:原指曹操的歌舞伎,后成為古樂府曲調名,也叫《銅雀臺》。銅雀,原名榭臺,在鄴城(今河北臨漳縣)。建安十五年(210)曹操建造,臺上有銅鑄大雀。據《鄴都故事》記載,曹操命其子將其葬在鄴之西崗,妾妓都住在銅雀臺上,早晚設酒食祭奠,每月初一、十五在靈帳前奏樂祭禮,諸子也經常登臺瞻望西陵墓田。

金鳳:臺榭名,疑為“金虎臺”之誤。

漳河:濁漳河,在當時河北道相州鄴城北面。

君王:指曹操,曹操曾受封魏王,死后追為武帝。

臺榭:土高者為臺,有木者為榭。平生:往常。

何就:能成什么事?也就是有什么用處的意思。

歌梁:《列子》有這樣一段記載:古歌女韓娥到了齊國雍門,以賣唱混飯吃。后來她離開了雍門,可是人們感覺到她的歌聲還是“余音繞梁,三日不絕?!薄案枇骸背鲇谶@一故事。這里實指舞庭。儼(yǎn)然:莊嚴的樣子。

西陵:指曹操的墓地。松槚(jiǎ):松樹與槚樹,這兩種樹常栽植于墓前。

綺羅:指華貴的絲織品或絲綢衣服。代指銅雀妓。

妾:銅雀妓自稱的謙詞。深宮:指銅雀臺。

層城:指深宮。九重:九層,形容宮殿之深邃。

錦衾(qīn):錦緞的被子。襞(bì):折疊。

羅衣:指輕軟絲織品制成的衣服。

高臺:指銅雀臺。

青松:蒼翠的松樹,此處指墳地。庾信《擬詠懷》詩:“徒勞銅爵妓,遙望西陵松。”

參考資料:

1、倪木興.初唐四杰詩選: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36-38

2、聶文郁.王勃詩解:青海人民出版社,1980:94-97

3、栗斯.唐詩故事續集:地質出版社,1990:288-289

銅雀妓二首創作背景

  《銅雀妓》詩,多是憑吊懷古或詠史之作。作者曾由洛陽去冀州游玩,途徑銅雀臺,見陳跡而頓生盛衰之感,于是創作了《銅雀妓二首》。

參考資料:

1、倪木興.初唐四杰詩選: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36-38

銅雀妓二首鑒賞

  《銅雀妓》是樂府詩題名,也叫《銅雀臺》。銅雀原名榭臺,在鄴城(今河北臨漳縣)。公元210年(建安十五年)曹操建造,臺上有銅鑄大雀?!躲~雀妓》詩,多是憑吊懷古或詠史之作。據《鄴都故事》記載,曹操命其子將其葬在鄴之西崗;妾妓都住在銅雀臺上,早晚設酒食祭奠,每月初一、十五在靈帳前奏樂祭禮;諸子也經常登臺瞻望西陵墓田。

  王勃的《銅雀妓二首》是“裁樂府以入律”的。這兩首五言律詩都描寫歌妓的凄苦生活和悲慘命運的。在其中,詩人對終身被幽禁于深宮的歌妓的不幸生活流露出深深的同情和不平。

  第二首開頭“妾本深宮妓,層城閉九重”,是以歌妓的口吻感嘆自己的不幸身世,使沉郁悲涼的氣氛一開始就籠罩了全篇。據史書記載,銅雀臺很高,上有宮房一百二十間,歌妓們被關閉在重重宮門之中。這里的“閉”字表現出了深宮里歌妓沒有自由的痛苦。頷聯“君王歡愛盡,歌舞為誰容”,進一步描寫歌妓內心的孤寂。

  她們本來是用自己的姿色、技藝娛樂君王,博取君王的歡心的。而此時就連這樣的機會也已經結束了。曹操死了,還為誰歌舞,為誰修飾容貌呢!然而她們仍然得按照曹操的遺命,“每月十五,輒向帳前作妓樂”,為曹操的“魂靈”歌舞。這更可悲。君王就連死后都操縱著她們的命運,她們唯有終老宮中,永不得見天日,其中悲苦可想而知。頸聯“錦衾不復襞,羅衣誰再縫”,是寫歌妓沒有任何希冀,在死寂絕望的心情中,心灰意懶,華貴的鋪蓋沒人再折疊,綾羅的衣裙也不想再縫制,“誰再縫”的“誰”字用得好,以疑問代詞代替否定詞與上句的“不”字相對,含意雙關而有力。“誰”實為“人人”,說明有這樣命運的人很多失去自由,沒有歡樂沒有理想,雖生猶死。尾聯“高臺西北望,流涕向青松”,承上聯之意而作結,言有盡而意無窮。此恨綿綿,歌妓在那高入云霄的銅雀臺上放眼遠眺,只看到西陵蒼松翠柏,不覺凄然淚下。

  詩人寫《銅雀妓》詩,是為了以古喻今,針對當時幽深的宮廷生活有感而發的,通過生動的形象抒發對歷史事實的評價,借曹事以諷唐,“用意隱然,最為得體?!贝嗽姴煌谝话愕膽{吊懷古詩,對于史事不著力顯微闡幽,而能別寓興意;不采取直抒胸臆或議論,而以歌妓的口吻自嘆自哀,真情實感,分外動人。

王勃簡介

唐代·王勃的簡介

王勃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詩人。漢族,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世稱“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親返回時,不幸渡海溺水,驚悸而死。王勃在詩歌體裁上擅長五律和五絕,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學成就是駢文,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堪稱一時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閣序》等。

...〔 ? 王勃的詩(86篇)

猜你喜歡

初秋書感

宋代陸游

流年冉冉不容追,余息厭厭只自知。

馬革裹尺違壯志,鹿門采藥卜幽期。

關山月

明代薛蕙

迢遞關山道,凄涼霜露時。如何秦地月,亦自到天涯。

切切胡笳怨,蕭蕭邊馬悲。高樓有思婦,苦樂詎相知。

汝寧徐使君 其九

明代李攀龍

三河名郡郁如林,治行看君結主深。但使便宜長得請,守臣無意賜黃金。

登景山落霞亭二首 其一

明代宗臣

雪后登山落木繁,朱霞猶自出天根。奇峰斷石頻停馬,絕壁枯枝亂掛猿。

桂樹千秋懷舊國,浮云何處望中原。蓬萊東去未為遠,吾欲簌風叩日門。

中秋賞月

宋代范純仁

碧落無云玉鑒飛,凈中毫發了能窺。光隨酒蟻斟銀榼,彩瑩歌人發瓠犀。

露重已從巾角墊,輪傾欲把斗杓攜。醉狂直好探蟾窟,安得陵空萬仞梯。

秋日憶雪航二兄

清代張善恒

不耐蕭條甚,秋思苦自吟。愁添千里雁,夢冷十年心。

重以思兄念,因之別恨深。登城間散步,風雨滿霜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