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魏源的詩 > 曉窗

曉窗

[清代]:魏源

少聞雞聲眠,老聽雞聲起。

千古萬代人,消磨數聲里。

曉窗譯文及注釋

譯文

少年貪玩,半夜雞叫才睡,老年惜時,凌晨聞雞即起。

遙想千秋萬代賢士、庸人,一生都在雞的鳴聲中磨去。

注釋

曉:破曉,天將亮時。

少:少年。

聞:聽。

雞聲:指晚上雞鳴的聲音。

眠:睡。

老聽雞聲起:用“聞雞起舞”之典。老:老年。

千古:長遠的年代。

消磨:意志與精力逐漸消失,或度過歲月。

曉窗創作背景

  此詩的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某天拂曉時,窗前的雞鳴聲讓詩人聯想不斷、感慨萬分,詩人于是創作此詩,借以抒發其對年華流逝的感慨。

參考資料:

1、張秉成,蕭哲庵 主編.清詩鑒賞辭典.重慶:重慶出版社,1992年12月第1版:951-952

曉窗鑒賞

  此詩前二句選取“少”、“老”兩種人對待雞啼聲的不同表現,以“少聞”而“眠”與“老聽”而“起”作對照,形象地概括了當時不同人的處世態度:年輕人聽到雞鳴聲才上床入睡,老年人聽到雞啼聲已起身了。這里,詩人以“少”和“老”的大跨度時間以及“聞雞聲眠”和“聽雞聲起”兩種對時間截然不同的態度,形成強烈的反差,使讀者印象鮮明地感到時間的寶貴和充分認識時間之價值的重要性。其中,后一句暗用“聞雞起舞”之典,寫奮發向上之心,與前句作對照。后二句筆鋒一轉,由橫而縱,由對個人的微觀審視而引申到對社會、歷史的宏觀思考,拓寬了詩的思想視野,同時向讀者展示了一部人類的歷史:在千古萬代的歷史長河中,人們就在這送往迎來的雞啼聲中消磨了他們的歲月。其中,“消磨”二字頗耐深思:虛度固然是消磨,奮發也是一種“消磨”,人生苦短,雞聲無多,該如何“消磨”這“數聲”,是詩人向讀者提出的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詩人雖然沒有就此問題作出回答,但從前二句的鮮明對比中,詩人通過“寄情于言外”暗暗地透出了答案:時光如駛,人生世上,自當抓住分陰,于一番有利于國、造福于民的大事業。從字面上看,這是詩人就歲月的流逝發出的感慨,其中似乎飽含著詩人深深的哀怨,能引發讀者無限的聯想,于平易中見奇崛,言有盡而意無窮,使不同的人讀后產生不同的感受,或催人猛省,或激人上進。

  全詩舉重若輕,寓莊于諧,以小見大,雖然篇幅短小,文字亦淺近,但內容含量卻很廣,僅用二十個字,用日常生活中“聞雞聲”引起的一種微妙的感受,深刻地闡明了“時不我待”、“稍縱即逝”的道理,使人受益匪淺,可謂言近旨遠,富有哲理,予人啟迪。

魏源簡介

唐代·魏源的簡介

魏源

魏源(1794~1857年),清代啟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近代中國“睜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名遠達,字默深,又字墨生、漢士,號良圖,漢族,湖南邵陽隆回人,道光二年舉人,二十五年始成進士,官高郵知州,晚年棄官歸隱,潛心佛學,法名承貫。魏源認為論學應以“經世致用”為宗旨,提出“變古愈盡,便民愈甚”的變法主張,倡導學習西方先進科學技術,總結出“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新思想。

...〔 ? 魏源的詩(36篇)

猜你喜歡

居延海樹聞鶯同作

唐代陳子昂

邊地無芳樹,鶯聲忽聽新。間關如有意,愁絕若懷人。
明妃失漢寵,蔡女沒胡塵。坐聞應落淚,況憶故園春。

水中蒲

元代胡奎

青青江上蒲,宛宛水中魚。楚楚東家女,盈盈樓上居。

泠泠撫瑤瑟,粲粲被羅襦。昔如昆山玉,今如濁水珠。

元基席上再送士儀

明代蕭顯

離席因君薦木桃,碧缸新酒瀉春濤。詩盟遞結東西社,坐客平分上下曹。

簾動午風花氣暖,幾當晴日篆煙高。狂歌亦是驪駒曲,三疊陽關意未豪。

蘭亭故居

宋代王邁

弭節稽山樂事多,舊聞一一入搜羅。

臥薪伯業今何在,喬木家聲久不磨。

浮邱八景 其二 晚沐堂

梁柱臣

仙客蓬萊侍直還,晚憐休沐得仙山。聊堪吏隱人間世,欲賦郊居未擬閒。

江上四哀詩 其四 葉山人元階

清代姚燮

葉君乎仲蘭,果以憂郁死。平生千載期,一朝成逝水。

自與弱冠交,百間不踰始。直恐寢食離,若將性命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