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佚名的詩 > 挽舟者歌

挽舟者歌

[兩漢]:佚名

我兄征遼東,餓死青山下。

今我挽龍舟,又阻隋堤道。

方今天下饑,路糧無些小。

前去三千程,此身安可保!

寒骨枕荒沙,幽魂泣煙草。

悲損門內(nèi)妻,望斷吾家老。

安得義男兒,焚此無主尸。

引其孤魂回,負其白骨歸!

挽舟者歌譯文及注釋

譯文

我的哥哥去東征高句麗,已經(jīng)在青山下活活餓死。

我今日為皇帝龍舟拉纖,被困在這千里長的隋堤。

現(xiàn)如今普天下正鬧饑荒,一路上已沒有多少糧米。

望前方還有長長的路程,如何能平安地返回故里?

荒沙中的寒骨令人哀嘆,幽魂野鬼在荒草中悲泣。

家中的妻子在日夜哀傷,高堂二老不見兒的影子。

怎能遇到一位俠義之人,憐憫這不知姓名的尸體。

引領(lǐng)這個孤魂返回故鄉(xiāng),背負這白骨回到家中去。

注釋

征遼東:遼東:郡、國名。戰(zhàn)國燕置郡,轄境相當于今遼寧大凌河以東。西晉改為國。十六國后燕末地入高句麗。隋大業(yè)七年至十年(611-614),煬帝三次東征高句麗。

青山:在今遼寧義縣東北。

挽龍舟:在岸上牽引帝王所乘的船。

隋堤:煬帝開通濟渠,沿河筑堤種柳,謂之隋堤。

方:正當。

路糧:途中所需糧米。些:少量。

安:如何、怎么。

枕:橫躺。一作“惋”。

悲損:因悲傷而瘦損。

老:長輩,老父、老母。

義男兒:仗義的男子漢。

無主尸:設(shè)想自己死后,尸體無人料理。

負:背,擔負。

參考資料:

1、季鎮(zhèn)淮.歷代詩歌選(上冊):中國青年出版社,2013年:184頁

2、呂樹坤.著名古典小說詩詞賞析: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29-30

挽舟者歌創(chuàng)作背景

  隋煬帝即位后,大興土木,營建東都洛陽及各處離宮四十余所;他還增筑長城,開鑿運河,并發(fā)動了對吐渾和高麗的大規(guī)模戰(zhàn)爭,給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zāi)難。這首民謠,就是隋大業(yè)十三年(616年),隋煬帝三下江都時,挽舟民夫們感于處境所作。

參考資料:

1、賀新輝.古詩鑒賞辭典(下):中國婦女出版社,2004年:1552-1553頁

挽舟者歌鑒賞

  開首四句,即以高度概括的語言、自己親歷的事實,控訴了隋煬帝發(fā)動戰(zhàn)爭和三下江都給人民帶來的災(zāi)難。“我兒征遼東,餓死青山下。”隋煬帝在大業(yè)八、九、十三年曾三次東征高麗,僅大業(yè)八年一次,就分十二路發(fā)兵一百一十三萬余人,戰(zhàn)死者不下三十萬。接著,就以“今我挽龍舟,又困隋堤道”,來說明這種災(zāi)難簡直是接二連三。“龍舟”,隋煬帝南下江都時特制的一種大船,據(jù)《通鑒·隋紀》載,龍舟高四十五尺,長二百丈,共四層,上有正殿、內(nèi)殿、朝堂及許多其他房屋。兒子被征去打仗餓死途中的余痛未消,自己又被征來拉纖,這已經(jīng)夠痛苦了,更痛苦的是也被陷入了九死一生的困境。

  “方今”以下四句,即具體敘述自己所處的困境:當今普天下的收成都不好,路上的口糧簡直沒有一點點(“些小”),這一去路程有三千里,路遙無糧性命怎能保,恐怕是要死在路上了。“方今天下饑”一句,似輕實重,看似在解釋“路糧無些小”的原因,實則已將普天之下民不聊生的境況概括反映了出來。看來,不僅是歌者陷入了“路糧無些小”,“此身安可保”的困境,大多數(shù)纖夫、普天下的百姓,怕也都要為無糧而喪命了。

  “寒骨”以下四句,是歌者想像自己死后的情景:我的尸骨將被拋撒在荒郊野外,任憑風吹日曬;游蕩異鄉(xiāng)的孤魂,將在煙霧荒草間哭泣。家中的妻子,將因悲傷而哭壞身體;父母雙親將因盼我歸去而望穿雙眼。這是何等凄慘的畫面。這雖是歌者設(shè)想死后的情景,但卻是十分真實的。無論遠征軍士也罷,無論遠行民夫也好,該有多少人暴死荒郊,該有多少人家破人亡。兒子餓死青山、全家悲痛欲絕的情景,他都是親歷了的。因此,對自己死后的情景也就描繪逼真。

  “安得”第四句,是訴說自己惟一的希望。歌者已自料必死,且尸陳異鄉(xiāng),因此,他只希望能有個義氣男兒,將他這無人認領(lǐng)的尸體焚燒,把他的骸骨運回鄉(xiāng)里,把他的亡靈引渡回家。這歌者競不作活著歸來之想,而把能將骨骸運回作為惟一的希望,其情也可哀,其境也可知。這是他對“義男兒”的希望,同時也是對逼迫他陷入死亡境地的統(tǒng)治者的控訴。若無隋煬帝的重賦繁役,他何以必死。把人逼到將尸骨運回便算幸運,這是一個何等黑暗殘暴的社會。

  這是一首直接表達人民悲痛和憤恨的民歌。它全以第一人稱的口吻,控訴了隋煬帝給人民造成的災(zāi)難,高度概括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狀況。語言質(zhì)樸凝重,情感真切動人。

佚名簡介

唐代·佚名的簡介

...〔 ? 佚名的詩(421篇)

猜你喜歡

蝶戀花·集詞

近現(xiàn)代傅熊湘

二月江南山水路。整整韶華,雅稱嬉游去。終是疏狂留不住。

啼紅止恨清明雨。

乾道七年恭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號十一首

兩漢佚名

乾元資始,坤元資生。

允也圣德,同實異名。

和閩帥

宋代許應(yīng)龍

龍飛天子攬英雄,舊德欣逢泰道通。

丹詔果然頒北闕,彩舟行矣駕東風。

社后已未始雨酒邊書

元代方回

今年五月梅,晝夜雨不止。

及茲七八月,一旱乃如此。

病請至三不得許在任調(diào)治既小愈作

倪元璐

乍似蛾穿出繭關(guān),慚人絲錦索癡頑。不開后閤主投轄,幾失藏舟天賜環(huán)。

多事角蹄占白黑,罪言肘手訴朱殷。拚將髀肉填鞍債,耐看朝回馬上山。

詠貫華閣

王鏡寰

為傍巖腰筑一椽,好留遺跡在林泉。去梯玩月名流已,側(cè)帽填詞韻事傳。

塔影寫殘銜嶺月,鐘聲穿破隔溪煙。吟詩結(jié)社人伊往,且訪高僧學(xué)坐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