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王惲的詩 > 平湖樂·堯廟秋社

平湖樂·堯廟秋社

[元代]:王惲

社壇煙淡散林鴉,把酒觀多稼。霹靂弦聲斗高下,笑喧嘩,壤歌亭外山如畫。朝來致有,西山爽氣,不羨日夕佳。

平湖樂·堯廟秋社譯文及注釋

譯文

社日時期祭祀活動結束后,煙霧四散,烏鴉都歸巢了。我手持酒杯,看繁茂的莊稼。喜慶活動喧鬧無比,大家笑哈哈。壤歌亭外風景優美如畫,微風徐來,讓人十分舒暢。我如同晉朝那些名士悠閑而不羨榮華,也不羨慕陶淵明的隱居生活。

注釋

越調:宮調名。平湖樂:曲牌名。堯廟:在山西臨汾境內汾水東八里。秋社:古代于春秋兩季祭祀社神(土地神)。秋社在立秋之后的第五個戊日舉行。

社壇:祭祀社神的祭壇。

多稼:豐收。

壤歌亭:出自《擊壤歌》,意思為堯廟中建筑名。據皇甫謐《帝王世紀》,堯時有老人擊壤而歌,后人因以“壤歌”為堯時清平的象征。壤,一種履形的木制戲具。

致有:盡有,有的是。

日夕佳:晉陶淵明《飲酒》詩:“山氣日夕佳。”主要表現一種非常自然的、非常率真的意境,禪意盎然,關于隱居生活的情趣。

參考資料:

1、王小明.成就中學生完美人生的古詩詞.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185-199

平湖樂·堯廟秋社創作背景

  此曲寫堯廟祭神慶豐收的歡樂場景,當是王惲出判平陽(今山西臨汾)時所作。作者時官平陽路總管府判官,堯廟即在其轄境之內。

參考資料:

1、蔣星煜 等.元曲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0:1244

平湖樂·堯廟秋社鑒賞

  古代的秋社,是從中央到地方民間都十分重視的祭祀活動。整個活動分為兩大儀式,一是祭獻,向以社神為代表的后土神祇敬獻供品;二是娛神,包括賽社、演劇、民間歌舞聚飲等。此篇所寫,祭獻儀式已經結束,祭壇上的香煙漸漸消淡,就連爭食壇上祭品的烏鴉也飛回了樹林。作品由此時入手,除了因為第二儀式——娛神活動是秋社的精華所在以外,還有他個人身份上的原因。原來像堯廟這種規格的秋社,祭獻需由地方官員親自主持參加,所謂“刺史縣令初獻,上佐縣丞亞獻,州博士縣簿尉終獻”(《宋史·禮志》)。略去祭獻繁文縟節的描寫,也就表示他已經結束了官員在儀式中的任務,可以靜下心來,“把酒觀多稼”,將自己融入百姓的喜慶之中。所以起首的兩句既是自占身份,也是揭開狂歡樂章的一段得體的前奏。

  祭社儀式既已告一段落,便開始了祭民們自己的節日。他們舉酒痛飲,一邊心滿意足地眺望著豐收的莊稼;樂聲奏響了,此起彼伏,各不相讓,人們在壤歌亭前笑語喧嘩。作品以簡練生動的筆墨,描繪了堯廟秋社娛神其實也是自娛)活動的歡樂景象。“多稼”、“壤歌亭”、“山如畫”是旁景的襯托,卻處處充實了秋社熙樂和豐的精神內涵。尤其是“壤歌亭外山如畫”一句的插入,更是興象無窮。“壤歌”是上古百姓清平安泰的典故,以之名亭,憑這個處所,便能引起當下祭民們人樂年豐的聯想;“人逢喜事精神爽”,“山如畫”無疑是人們喜溢于心而發生的感受;在“霹靂弦聲斗高下,笑喧嘩”之后,接此一句寫景,頓生有聲有色、動、靜相濟之妙;而這種聲、色、動、靜,無不富于形象性,又恰恰映合了“把酒觀多稼”的微酣而快意的心態。

  此曲用晉人故事來形容堯廟周圍空氣清爽宜人,也暗含著政簡人和,無為而治的意味,并且詩人進一步抒發了自己的感想:只要當一名高尚脫俗、無為而治的官吏,就不必定要倦宦歸隱。這一筆充分說明了秋社喜慶景象鼓舞人心的力量。這一感受是通過典故而表達的,活用無痕,顯示了作者駕馭語言的高超功力。此曲用典多,遣詞雅,意蘊含蓄,在元曲中別成一格。

王惲簡介

唐代·王惲的簡介

王惲

王惲,字仲謀,號秋澗,衛州路汲縣(今河南衛輝市)人。元朝著名學者、詩人、政治家,一生仕宦,剛直不阿,清貧守職,好學善文。成為元世祖忽必烈、裕宗皇太子真金和成宗皇帝鐵木真三代的諫臣。

...〔 ? 王惲的詩(313篇)

猜你喜歡

避賊書事十三首 其九

宋代左緯

妻兒共一區,日夜謹相守。遙驚白旗來,不覺四散走。

汝死吾不知,吾亡汝何咎。隔林聞哭聲,相見真成偶。

為友人題仕女畫四絕句 其四

黃浚

無匹匏瓜有嘆傷,輕云蔽月態難詳。只應攘腕歸神滸,付與春波照斷腸。

江上

清代吳定

佳人有所思,整帶吹參差。楊柳煙波處,桃花風日時。

帆檣暮不息,江漢逝如斯。明月有圓缺,清光終不移。

戲呈師川駒父之阿牛三首 其三

釋德洪

阿牛骨相似舅,文章定能世家。差勝宗武不襪,猶作添丁畫鴉。

偈頌七十二首

宋代釋祖欽

洪蒙未判絕疏親,畢竟難將事理分。

夜半正明還不露,金剛腦后鐵昆侖。

舟中讀書

清代蔣士銓

束書厚疆圉,自固恐自陷。心兵失铦铓,何藥與淬蘸。

十載伏髹幾,剝處澤可鑒。兩袖月補綴,布褐色為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