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李白的詩 > 淥水曲

淥水曲

[唐代]:李白

淥水曲譯文及注釋

譯文

清澈的湖水在秋夜的月亮下發著亮光,我到洞庭湖采白蘋。

荷花姿態嬌媚好像有話要對我說,卻愁壞了我這個搖船人。

注釋

淥(lù)水曲:古樂府曲名。淥水:即綠水,清澈的水。

明秋月:在秋夜的月亮下發光。“明”字是形容詞用如動詞。月:一作“日”。

南湖:即洞庭湖。白蘋:一種水生植物,又稱“四葉菜”“田字草”,是多年生淺水草本,根莖在泥中,葉子浮在水面之上。

欲語:好像要說話。

愁殺:即“愁煞”,愁得不堪忍受的意思。殺:用在動詞后,表示極度。蕩舟人:這里指思念丈夫的女子。《史記·齊太公世家》:“桓公與夫人蔡姬戲舟中。蔡姬習水,蕩公,公懼,止之,不止,出船,怒,歸蔡姬,弗絕。”

參考資料:

1、于海娣 等.唐詩鑒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134

淥水曲創作背景

  此詩寫勞作之事,其作年難以考證。王琦《李太白年譜》、詹鍈《李白詩文系年》、裴斐《李白年譜簡編》均不提此詩作年。

參考資料:

1、裴斐.李白詩歌賞析集.成都:巴蜀書社,1988:395-414

淥水曲鑒賞

  此詩描寫的是一幅迷人的勝似春光的秋景。首句寫景,詩人就其所見先寫淥水,南湖的水碧綠澄徹,一至映襯得秋月更明。一個“明”字,寫出南湖秋月之光潔可愛。次句敘事,言女子采白蘋。三、四兩句構思別致精巧,“荷花”不僅“嬌”而且“欲語”,不特“欲語”而且十分媚人,一至使蕩舟采蘋的姑娘對她產生妒意。這兩句詩,選詞甚妙,設境奇絕,把荷花寫活了,把境界寫活了。末兩句詩寫出典型的南方秋景,不僅無肅殺之氣,無蕭條之感,而且生氣勃勃,勝似春日;從景色的描寫,表現出詩人愉悅的情緒。

  對此詩的理解,也有人認為是寫一位男子在勞作中對愛人的思念。按這樣理解,這首詩就與《詩經》開篇《國風·周南·關雎》極為相似,它們都選擇了淥水蕩舟的背景。不過《關雎》中或愁或思,或得或喜,都溢于言表;而這首《淥水曲》雖也直言“愁殺”,但語氣隱忍克制,如霧里看花,熱淚欲零還住。《關雎》中由思而愁,由得而喜,情節十分完整,意態高雅,從容而頗具富貴氣象;而《淥水曲》則似唯有無邊愁怨,不著際涯,正是抉擇其寂寞凄涼之狀。《關雎》中,哀止于“反側”;《淥水曲》中,心含悲凄仍不忘勞作,都可謂哀而不傷。

李白簡介

唐代·李白的簡介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 李白的詩(963篇)

猜你喜歡

竹溪直院盛稱起予草堂詩之善暇日覽之多有可

宋代劉克莊

陌上兒童說,時清長吏賢。

豈能無樸教,不過示蒲鞭。

夏日御園閒詠 其五

弘歷

相風金鳳尾當南,綠滿文窗生意含。晝永花香醺似醉,雨收天色碧於藍。

行看魚鳥閒來適,坐擁詩書靜里耽。日暮池邊還徙倚,一鉤新月鏡中涵。

試院偶題 其二

明代方孝孺

三代賓興法尚存,每因取士嘆斯文。近來眼病無聊甚,豈復能空冀北群。

東風解凍省試

唐代徐夤

暖氣飄蘋末,凍痕銷水中。扇冰初覺泮,吹海旋成空。
入律三春照,朝宗萬里通。岸分天影闊,色照日光融。
波起輕搖綠,鱗游乍躍紅。殷勤排弱羽,飛翥趁和風。

開河待閘苦熱

明代陸深

長江無六月,此語為誰傳。筠簟紗廚里,何人不可憐。

我家本在三江上,竹樹成行更森爽。畫閣含風蘸水開,仙槎到海隨潮長。

題善山院

宋代許安仁

瓦爐柏子裊殘煙,午夢醒時一暢然。不悟功名負終老,荒山饑走又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