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高觀國的詩 > 菩薩蠻·何須急管吹云暝

菩薩蠻·何須急管吹云暝

[宋代]:高觀國

菩薩蠻·何須急管吹云暝鑒賞

  中秋佳節是我國古代文人經常采用的題材。這首詞充分表達了作者對中秋賞月的無比贊美之情。

  上片的四句寫待月的心情,依換韻分兩層。“何須急管吹云暝,高寒滟滟開金餅”寫人們等待月亮緩慢爬高時的情景。起句作者通過描寫“急管吹云暝”的幼稚舉動,表現出人們盼月的急切心情。妙在作者并非僅僅依賴“急管”這具體的東西來表達抽象復雜的心情,卻在“急管吹云暝”之前冠上“何須”兩字。

  這樣一來就使句意更深一層。不單表現了人們的急切心情;又表現出月出人間的積極主動。下句“高寒滟滟開金餅”具體細致地描寫了月如何穿出云叢出現在高空。此句化用蘇舜欽《中秋新橋對月》詩:“云頭滟滟開金餅。”“滟滟”,光搖動貌,寫月的迷人姿態。

  “金餅”既以金色形容了月光之明亮耀眼,又以餅的圓形點明是中秋滿月。從而很自然地引出“今夕不登樓,一年空過秋”,這是自勸與勸人勿辜負良辰美景的警語。這句既高度贊美了中秋夜月,又為下片賞月鋪墊。

  下片寫賞月,作者扣緊中秋月的特色,一句一個動人的月夜場景,從各個角度來刻畫這令人難以忘懷的中秋月夜。換頭“桂花香霧冷”是半虛半實的雙關語。實者,桂花被月光籠罩著,加上秋夜濕露,看上去朦朦朧朧,若隱若現,桂花透過這“霧氣”散發著陣陣幽香。虛者,寫月中桂。聯系上片的“高寒”很自然地會想到廣寒宮的桂樹、嫦娥、吳剛、桂子飄香等美麗的傳說故事,仿佛感到月中之“桂花香霧冷”,令人產生無盡的遐想。下句“梧葉西風影”,則實寫月光下明亮的夜景。這句與上句同樣沒有出現“月光”字樣,但卻通過秋風中梧桐樹枝葉的清影反襯月光的明亮。沒有月,那有影,不言月光而言樹影便將月光的亮度具體可感地寫出來了。“西風”二字不只是再點秋季,更重要的是使這個景色變活了,因為有“西風”,能使“梧葉”發出響聲,能使“影”動,還能使人仿佛感覺到涼意。這一韻中的“桂花”、“冷”、“梧葉”、“西風”都是節候性強的詞語,這就構成了秋月的特征性意境。最后“客醉倚河橋,清光愁玉簫”又換一個鏡頭,進一層寫人在中秋之月的心境。上片“今夕不登樓,一年空過秋”只不過從月明當賞而言,這里卻是既賞情景。“客醉”二字最引人深思。

  若只言“醉”,有可能是中秋親朋好友團圓歡聚,一醉方休,但加上一個“客”字就要突破這個可能性了。中秋為“客”,一醉之后,對著團圓的月,就更會因離別而傷心了。“倚河橋”,對著天上、水中的明月,更會浮想聯翩,很自然地想到“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唐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詩)的意境。“玉簫”與首句的“急管”遙相呼應,然而兩者的情調迥然不同。一個是待月之初,一時忘卻客中之感的急切希冀的歡快之音,一個是既見秋月反勾起客愁的冷漠凄涼的愁苦之聲。常見的月圓人不圓的主題,作者卻并不急于一語道破,先從情理中應有的歡快說起,繼用“冷”、“影”稍稍透露氣氛,一直憋到最后才吐出一個“愁”字來,不僅在寫法上有如剝繭抽絲之妙,而且在效果上收到扣人心弦之妙。這樣寫出的愁,讀者之心能夠格外惦量出它的沉重。這是一種別致的藝術手法。

高觀國簡介

唐代·高觀國的簡介

高觀國,南宋詞人。字賓王,號竹屋。山陰(今浙江紹興)人。生卒年不詳。生活于南宋中期,年代約與姜夔相近。與史達祖友善,常常相互唱和,詞亦齊名,時稱“高,史”。其成就雖不及史達祖,但也有值得重視之處。他善于創造名句警語,如“香心靜,波心冷,琴心怨,客心驚”;“開遍西湖春意爛,算群花、正作江山夢”,都頗為后人傳誦。從其作品中看不出有仕宦的痕跡,大約是一位以填詞為業的吟社中人。為“南宋十杰”之一。有詞集《竹屋癡語》。

...〔 ? 高觀國的詩(119篇)

猜你喜歡

贈筆生王伯純

元代謝應芳

時方用武我業儒,王生賣筆來吾廬。生承世業霅溪上,制筆特與常人殊。

宣城阻兵十三載,猶喜山中老?在。拔來秋穎帶微霜,縛得铦錐含五彩。

小女生日將近戲作

錢之江

生與百花俱,習語啼鶯嫩。學步百花間,蹣跚臉生暈。

阿耶百不能,老思為汝奮。急我揠苗心,加汝過庭訓。

豐厓雨中有懷奉答

明代朱樸

春雨作風風作雨,城南閒卻望春臺。人曾有約漫相失,老不待招還自來。

酒興詩狂難料理,黃鶯紫燕莫疑猜。倦飛亭上晴堪賞,分付桃花緩緩開。

題謝孝子

清代趙良栻

娛親仍著老萊衣,慈竹平安愿已違。北斗香焚虔午夜,西山景迫戀春暉。

誠通神鬼幽蘭潔,夢入池塘寸草腓。十有八年如一日,抱鐺孺慕等依依。

三月二十五日過上洋十六保徐居士柯莊二首 其一

元代成廷圭

野水明春色,晴沙帶汐痕。朱樓黃鳥日,青草白鵝村。

野老能分席,官軍不到門。毋煩問漁艇,即此是桃源。

春夢軒,為江西按察司書吏張永年贈別

元代張昱

百年妄引幾曾停,看取池塘草又生。蝶戲落花真自適,鶯啼深院欲誰驚?

盧郎此去應如愿,宋玉從來最有情。一枕好風吹酒覺,不愁春夢不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