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diào)歌頭 次東坡韻
水調(diào)歌頭 次東坡韻。宋代。張玉娘。 素女煉云液,萬籟靜秋天。瓊樓無限佳景,都道勝前年。桂殿風香暗度,羅襪銀床立盡,冷浸一鉤寒。雪浪翻銀屋,身在玉壺間。玉關愁,金屋怨,不成眠。粉郎一去,幾見明月缺還圓。安得云鬟香臂,飛入瑤臺銀闕,兔鶴共清全。竊取長生藥,人月滿嬋娟。
[宋代]:張玉娘
素女煉云液,萬籟靜秋天。瓊樓無限佳景,都道勝前年。桂殿風香暗度,羅襪銀床立盡,冷浸一鉤寒。雪浪翻銀屋,身在玉壺間。玉關愁,金屋怨,不成眠。粉郎一去,幾見明月缺還圓。安得云鬟香臂,飛入瑤臺銀闕,兔鶴共清全。竊取長生藥,人月滿嬋娟。
素女煉雲(yún)液,萬籟靜秋天。瓊樓無限佳景,都道勝前年。桂殿風香暗度,羅襪銀床立盡,冷浸一鈎寒。雪浪翻銀屋,身在玉壺間。玉關愁,金屋怨,不成眠。粉郎一去,幾見明月缺還圓。安得雲(yún)鬟香臂,飛入瑤臺銀闕,兔鶴共清全。竊取長生藥,人月滿嬋娟。
唐代·張玉娘的簡介
張玉娘,字若瓊,自號一貞居士,松陽人。生于宋淳祐十年(公元1250年),卒于南宋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僅活到27歲。她出生在仕宦家庭,曾祖父是淳熙八年進士,祖父做過登士郎。父親曾任過提舉官。她自幼飽學,敏慧絕倫,詩詞尤得風人體。后人將她與李清照、朱淑貞、吳淑姬并稱宋代四大女詞人。
...〔
? 張玉娘的詩(108篇) 〕
:
釋德洪
因法相逢亦一時,云泉所至共娛嬉。怪君追送不辭遠,知我從來未有期。
醞造離愁成獨笑,欺凌秋色有新詩。閻浮掌上訶梨勒,去住休纏愛見悲。
因法相逢亦一時,雲(yún)泉所至共娛嬉。怪君追送不辭遠,知我從來未有期。
醞造離愁成獨笑,欺淩秋色有新詩。閻浮掌上訶梨勒,去住休纏愛見悲。
:
金朝覲
秋風落葉感星霜,辜負韶光春夢長。硯北隨兄供筆墨,廚東呼嫂問羹湯。
劫當桓景都歸命,禮據(jù)檀弓可勿殤。他日登高臨眺處,天涯布奠一傾觴。
秋風落葉感星霜,辜負韶光春夢長。硯北隨兄供筆墨,廚東呼嫂問羹湯。
劫當桓景都歸命,禮據(jù)檀弓可勿殤。他日登高臨眺處,天涯布奠一傾觴。
:
羅元貞
珍重秋糧下賜難,只宜稀煮不宜乾。如今卻合養(yǎng)兒訣,最好三分饑與寒。
珍重秋糧下賜難,隻宜稀煮不宜乾。如今卻合養(yǎng)兒訣,最好三分饑與寒。
宋代:
劉黻
何年海上還,坐鎮(zhèn)此山川。筆硯歸京闕,衣冠帶瘴煙。
一生忠膽在,萬古黨名傳。吾道多流落,西風問老天。
何年海上還,坐鎮(zhèn)此山川。筆硯歸京闕,衣冠帶瘴煙。
一生忠膽在,萬古黨名傳。吾道多流落,西風問老天。
:
弘歷
韶年和樂會周親,麗藻同賡翰墨臣。宴借傳柑先令節(jié),俗沿桃菜協(xié)良辰。
矞云已報三階泰,淑序初呈九陌春。爆竹聲多催臘盡,梅花香發(fā)競時新。
韶年和樂會周親,麗藻同賡翰墨臣。宴借傳柑先令節(jié),俗沿桃菜協(xié)良辰。
矞雲(yún)已報三階泰,淑序初呈九陌春。爆竹聲多催臘盡,梅花香發(fā)競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