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龍十詠 其六 西溪書院廢址
封龍十詠 其六 西溪書院廢址。元代。安熙。 世道有升降,乾坤幾清磨。誰知昔年中,師生此弦歌。我來愛佳名,杖策時經過。深尋得遺經,山經信非訛。龍首東昂藏,玉石西嵯峨。高寒枕天井,俯瞰無金科。清泉下深池,懸崖據陽坡。浮野眾麓奇,夾岸桑麻多。對此奇絕境,令人憶滄波。誓將塵土蹤,茲焉老漁蓑。安得白鹿翁,樂育如菁莪。古人不可作,嘆息將如何。
[元代]:安熙
世道有升降,乾坤幾清磨。誰知昔年中,師生此弦歌。
我來愛佳名,杖策時經過。深尋得遺經,山經信非訛。
龍首東昂藏,玉石西嵯峨。高寒枕天井,俯瞰無金科。
清泉下深池,懸崖據陽坡。浮野眾麓奇,夾岸桑麻多。
對此奇絕境,令人憶滄波。誓將塵土蹤,茲焉老漁蓑。
安得白鹿翁,樂育如菁莪。古人不可作,嘆息將如何。
世道有升降,乾坤幾清磨。誰知昔年中,師生此弦歌。
我來愛佳名,杖策時經過。深尋得遺經,山經信非訛。
龍首東昂藏,玉石西嵯峨。高寒枕天井,俯瞰無金科。
清泉下深池,懸崖據陽坡。浮野衆麓奇,夾岸桑麻多。
對此奇絕境,令人憶滄波。誓將塵土蹤,茲焉老漁蓑。
安得白鹿翁,樂育如菁莪。古人不可作,歎息將如何。
唐代·安熙的簡介
安熙(公元一二六九年至一三一一年)字敬仲,號默庵,藁城人。生于元世祖至元六年,卒于武宗至大四年,年四十三歲。少慕劉因之名,欲從之游。因沒,不果,乃從因門人烏沖問其緒說,尊信力行。家居教授,垂數十年;四方來學者,多有成就。熙作有默庵集五卷,《四庫總目》行于世。
...〔
? 安熙的詩(74篇) 〕
:
郭印
草木藏春柳報先,誰將蒼馭快如鞭。
夜中一雨知無價,陌上三農慶有年。
草木藏春柳報先,誰將蒼馭快如鞭。
夜中一雨知無價,陌上三農慶有年。
明代:
孫偉
坐聽檐虛瀉沸濤,也知真宰養民膏。北窗夢覺增絺绤,南畝人歸罷桔槔。
鄉賽入村喧社鼓,野塘生水受漁舠。雨師先及公田足,為報官家撫字勞。
坐聽檐虛瀉沸濤,也知真宰養民膏。北窗夢覺增絺绤,南畝人歸罷桔槔。
鄉賽入村喧社鼓,野塘生水受漁舠。雨師先及公田足,為報官家撫字勞。
:
秦鴻
風兮吾心其淅淅,云兮吾身其幕幕。天兮吾道行踧踧,日月吾章光焃焃。
燃此電炬照斯堂,燭此數子如孩嘻歒赥。壺觴共引祛霜風,座中暫卸鞍韉靮。
風兮吾心其淅淅,雲兮吾身其幕幕。天兮吾道行踧踧,日月吾章光焃焃。
燃此電炬照斯堂,燭此數子如孩嘻歒赥。壺觴共引祛霜風,座中暫卸鞍韉靮。
清代:
孫元衡
爭迎春色耐秋寒,開向人間歲月寬。嫩蕊澹煙籠木筆,細香清露滴銀盤。
繡成翠葉為紋巧,蒂并叢花當友看。日日呼童階下掃,濃陰恰覆曲欄干。
爭迎春色耐秋寒,開向人間歲月寬。嫩蕊澹煙籠木筆,細香清露滴銀盤。
繡成翠葉為紋巧,蒂并叢花當友看。日日呼童階下掃,濃陰恰覆曲欄幹。
明代:
李攀龍
蘭臺使者出長安,風俗三齊攬轡看。今日殿中玄武仗,須君柱后惠文冠。
彈章氣借山河壯,執法秋臨節鉞寒。儻值東封陪扈從,舊游偏奉六龍歡。
蘭臺使者出長安,風俗三齊攬轡看。今日殿中玄武仗,須君柱後惠文冠。
彈章氣借山河壯,執法秋臨節鉞寒。儻值東封陪扈從,舊遊偏奉六龍歡。
宋代:
韓億
紫菊披香碎曉霞,年年霜晚賞奇葩。
嘉名自合開仙府,麗色何妨奪錦砂。
紫菊披香碎曉霞,年年霜晚賞奇葩。
嘉名自合開仙府,麗色何妨奪錦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