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 御河舟中
水調歌頭 御河舟中。元代。張翥。 中夜正無寐,何處艫聲來。河聲不堪強聒,更聽雁聲哀。月色依依偏照,霜氣蕭蕭漸緊,何似解離懷。明發吾無策,惟有快銜杯。過重陽,都未見,菊花開。遙知數叢籬下,破蕊映書齋。三十六陂煙水,二十四橋風月,天遣幾時回。傳語閑鷗鷺,相望莫驚猜。
[元代]:張翥
中夜正無寐,何處艫聲來。河聲不堪強聒,更聽雁聲哀。月色依依偏照,霜氣蕭蕭漸緊,何似解離懷。明發吾無策,惟有快銜杯。過重陽,都未見,菊花開。遙知數叢籬下,破蕊映書齋。三十六陂煙水,二十四橋風月,天遣幾時回。傳語閑鷗鷺,相望莫驚猜。
中夜正無寐,何處艫聲來。河聲不堪強聒,更聽雁聲哀。月色依依偏照,霜氣蕭蕭漸緊,何似解離懷。明發吾無策,惟有快銜杯。過重陽,都未見,菊花開。遙知數叢籬下,破蕊映書齋。三十六陂煙水,二十四橋風月,天遣幾時回。傳語閑鷗鷺,相望莫驚猜。
唐代·張翥的簡介
張翥(1287~1368) 元代詩人。字仲舉,晉寧(今山西臨汾)人。少年時四處游蕩,后隨著名文人李存讀書,十分勤奮。其父調官杭州,又有機會隨仇遠學習,因此詩文都寫得出色,漸有名氣。張翥有一段時間隱居揚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為國子助教。后來升至翰林學士承旨。
...〔
? 張翥的詩(537篇) 〕
:
曹家達
往日延秋門上呼,夜砧聲里每將雛。而今拋棄荒園里,誰省當時尾畢逋。
往日延秋門上呼,夜砧聲裡每將雛。而今拋棄荒園裡,誰省當時尾畢逋。
明代:
王汝玉
雅望推鄉里,清風播縉紳。抱才猶未展,赍志竟長淪。
蘭邑溪堂靜,椒峰壟樹新。幽光當不泯,鉅筆勒貞珉。
雅望推鄉裡,清風播縉紳。抱才猶未展,赍志竟長淪。
蘭邑溪堂靜,椒峰壟樹新。幽光當不泯,鉅筆勒貞珉。
清代:
邵泰
春風從何來,所過不留跡。人與物同春,欣欣各自得。
而我獨何為,當春轉蕭瑟。親老不能待,饑驅此行役。
春風從何來,所過不留跡。人與物同春,欣欣各自得。
而我獨何為,當春轉蕭瑟。親老不能待,饑驅此行役。
明代:
王叔承
試問烏程第一篘,醉仙翻作酒家羞。
三千年上探星海,未必黃河是濁流。
試問烏程第一篘,醉仙翻作酒家羞。
三千年上探星海,未必黃河是濁流。
南北朝:
鄒浩
甫畢榮親愿,歸休不計年。心冥塵竟遠,善積子皆賢。
萬事殘初夢,千齡掩逝川。登門獨無路,追感倍悽然。
甫畢榮親願,歸休不計年。心冥塵竟遠,善積子皆賢。
萬事殘初夢,千齡掩逝川。登門獨無路,追感倍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