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太行路韻 其三
和平太行路韻 其三。金朝。李俊民。 千年古道跨山城,可笑人心自不平。容易莫將天險壞,須防閑客此閑行。
[金朝]:李俊民
千年古道跨山城,可笑人心自不平。容易莫將天險壞,須防閑客此閑行。
千年古道跨山城,可笑人心自不平。容易莫將天險壞,須防閑客此閑行。
唐代·李俊民的簡介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號鶴鳴老人,澤州晉城(今屬山西晉城)人。唐高祖李淵第二十二子韓王元嘉之后。年幼時 ,勤于經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學。承安間以經義舉進士第一,棄官教授鄉里,隱居嵩山,元政府澤州長官段直從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澤州教授,長期在澤州大陽生活教學。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謚莊靖。能詩文,其詩感傷時世動亂,頗多幽憤之音。有《莊靖集》。
...〔
? 李俊民的詩(564篇) 〕
:
楊啟宇
曾歌明月照邊關,換羽移宮玉樹殘。落魄姮娥奔大款,贏虧消息問涼蟾。
曾歌明月照邊關,換羽移宮玉樹殘。落魄姮娥奔大款,贏虧消息問涼蟾。
宋代:
韓淲
盡道今年春較早。梅與人情,覺得梅偏好。一樹南豅香未老。春風已自生芳草。來自城中猶帶曉。行到君家,細雨吹池沼。悵望沙坑須會到。玉溪此意年時少。
盡道今年春較早。梅與人情,覺得梅偏好。一樹南豅香未老。春風已自生芳草。來自城中猶帶曉。行到君家,細雨吹池沼。悵望沙坑須會到。玉溪此意年時少。
明代:
鄭善夫
西崦山前逢首夏,與君一笑共扁舟。已無梅花爛刺眼,賴有太湖清散愁。
晴日菰蒲鵝鸛下,遠風波浪魚龍游。酒酣忽憶鴟夷子,長日掛帆天漢流。
西崦山前逢首夏,與君一笑共扁舟。已無梅花爛刺眼,賴有太湖清散愁。
晴日菰蒲鵝鸛下,遠風波浪魚龍遊。酒酣忽憶鴟夷子,長日掛帆天漢流。
明代:
鄭潛
山從遠浦盡,路向斷橋過。破屋鳴春雨,寒潮送晚波。
故人耀華轂,小隱隔蓬窩。出處從吾好,前川寄一蓑。
山從遠浦盡,路向斷橋過。破屋鳴春雨,寒潮送晚波。
故人耀華轂,小隱隔蓬窩。出處從吾好,前川寄一蓑。
宋代:
毛直方
醞釀豐年付老農,挽回涼信報詩翁。
巫山久暗埋寒碧,湘水初明浴晚紅。
醞釀豐年付老農,挽回涼信報詩翁。
巫山久暗埋寒碧,湘水初明浴晚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