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建王明遠樓
和建王明遠樓。宋代。史浩。 天闕移樓觀,來供帝子親。明光扶日域,遠勢接星津。瑞靄常濛潤,清風每拂塵。圖書惟左右,脂粉卻參辰。覓句多詩髓,開談即道真?;标幷拔鍖W,蕓馥見三神。雨露恩方渥,江山景倍新。愿言增萬柱,寒士并棲身。
[宋代]:史浩
天闕移樓觀,來供帝子親。明光扶日域,遠勢接星津。
瑞靄常濛潤,清風每拂塵。圖書惟左右,脂粉卻參辰。
覓句多詩髓,開談即道真。槐陰瞻五學,蕓馥見三神。
雨露恩方渥,江山景倍新。愿言增萬柱,寒士并棲身。
天闕移樓觀,來供帝子親。明光扶日域,遠勢接星津。
瑞靄常濛潤,清風每拂塵。圖書惟左右,脂粉卻參辰。
覓句多詩髓,開談即道真?;标幷拔鍖W,蕓馥見三神。
雨露恩方渥,江山景倍新。願言增萬柱,寒士并棲身。
唐代·史浩的簡介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號真隱。明州鄞縣人,南宋政治家、詞人。高宗紹興十五年(1144年)進士,由溫州教授除太學正,升為國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議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紹興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參知政事。隆興元年,拜尚書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國公。宋光宗御極,進太師。紹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會稽郡王。宋寧宗登基,賜謚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彌遠貴,追封越王,改謚忠定,配享孝宗廟庭。為昭勛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
? 史浩的詩(432篇) 〕
宋代:
陳淵
休論暮四同朝四,且說前三與后三。造物戲人無足較,老禪深處要重參。
休論暮四同朝四,且說前三與後三。造物戲人無足較,老禪深處要重參。
宋代:
釋仲易
一二三四五,升堂擊法鼓。蔟蔟齊上來,一一面相睹。
秋色滿虛庭,秋風動寰宇。更問祖師禪,雪峰到投子。
一二三四五,升堂擊法鼓。蔟蔟齊上來,一一面相睹。
秋色滿虛庭,秋風動寰宇。更問祖師禪,雪峰到投子。
:
釋宗杲
青氈本是吾家物,今日重還舊日僧。
珍重圣恩何以報,萬年松上一枝藤。
青氈本是吾家物,今日重還舊日僧。
珍重聖恩何以報,萬年松上一枝藤。
清代:
易順鼎
皓魄西生易沒,長江東去難還。多少精靈來更往,總在寒云斷葦邊。
一燈紅不然。
皓魄西生易沒,長江東去難還。多少精靈來更往,總在寒雲斷葦邊。
一燈紅不然。
元代:
陳高
蘆溝橋西車馬多,山頭白日照清波。氈廬亦有江南婦,愁聽金人出塞歌。
蘆溝橋西車馬多,山頭白日照清波。氈廬亦有江南婦,愁聽金人出塞歌。
唐代:
劉禹錫
金貂曉出鳳池頭,玉節前臨南雍州。暫輟洪爐觀劍戟,
還將大筆注春秋。管弦席上留高韻,山水途中入勝游。
峴首風煙看未足,便應重拜富民侯。
金貂曉出鳳池頭,玉節前臨南雍州。暫輟洪爐觀劍戟,
還將大筆注春秋。管弦席上留高韻,山水途中入勝遊。
峴首風煙看未足,便應重拜富民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