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賢峒
逸賢峒。宋代。胡銓。 好竹平生志頗堅,誰知島上有淇園。溪邊六逸李太白,林下七賢楊巨源。空翠有時穿犖確,圓機終日轉潺湲。從來到處安心地,肯認家山作本源。
[宋代]:胡銓
好竹平生志頗堅,誰知島上有淇園。
溪邊六逸李太白,林下七賢楊巨源。
空翠有時穿犖確,圓機終日轉潺湲。
從來到處安心地,肯認家山作本源。
好竹平生志頗堅,誰知島上有淇園。
溪邊六逸李太白,林下七賢楊巨源。
空翠有時穿犖確,圓機終日轉潺湲。
從來到處安心地,肯認家山作本源。
唐代·胡銓的簡介
胡銓(1102年—1180年),字邦衡,號澹庵。吉州廬陵薌城(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值夏鎮)人。南宋愛國名臣、文學家,廬陵“五忠一節”之一,與李綱、趙鼎、李光并稱“南宋四名臣”。建炎二年(1128年),胡銓登進士第。初授撫州軍事判官,他招募鄉丁,助官軍捍御金軍。后除樞密院編修官。紹興八年(1138年),秦檜主和,胡銓抗疏力斥,乞斬秦檜與參政孫近、使臣王倫,聲振朝野。但遭除名,編管昭州,移謫吉陽軍。秦檜死后,內移衡州。宋孝宗即位,復任奉議郎,知饒州。歷國史院編修官、兵部侍郎,晚年以資政殿學士致仕。淳熙七年(1180年),胡銓去世,追贈通議大夫,謚號“忠簡”。著有《澹庵集》等傳世。
...〔
? 胡銓的詩(132篇) 〕
明代:
朱同
荷鋤欲訪祥云谷,云出天涯晝寂寥。擬念過從知姓字,秋聲何處有色蕉。
荷鋤欲訪祥雲谷,雲出天涯晝寂寥。擬念過從知姓字,秋聲何處有色蕉。
明代:
魏觀
層阿遞流云,繁樹散初旭。之子送我來,我送之子復。
既上辰州船,猶聞武陵曲。江空歲云暮,離思泫盈掬。
層阿遞流雲,繁樹散初旭。之子送我來,我送之子複。
既上辰州船,猶聞武陵曲。江空歲雲暮,離思泫盈掬。
清代:
夏孫桐
淚菊愁萸,向尊前訴出,傷高懷抱。紅上戍樓,登臨怕看殘照。
目中剩影關河,任付與、塵飛煙擾。蕭蕭。正西風信緊,還欹茸帽。
淚菊愁萸,向尊前訴出,傷高懷抱。紅上戍樓,登臨怕看殘照。
目中剩影關河,任付與、塵飛煙擾。蕭蕭。正西風信緊,還欹茸帽。
清代:
毛奇齡
一株柳樹千條葉。桃根巧向梅根接。花塢暗相通。新花隔幾重。
寶函春信杳。水漫紅魚小。半格軸頭絲。環環無盡時。
一株柳樹千條葉。桃根巧向梅根接。花塢暗相通。新花隔幾重。
寶函春信杳。水漫紅魚小。半格軸頭絲。環環無盡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