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適寒夜讀書
和王適寒夜讀書。宋代。蘇轍。 久従市井役,百事發不理。感君讀書篇,惜此寒夜晷。殷勤附燈燭,黽勉就圖史。逡巡揖虞夏,汗漫馳劉李。斯文家舊物,早歲夙従事。一従慕膻腥,中棄如敝屣。今夕亦何夕,忽如舊游至。終篇再三嘆,推枕不成寐。人生無百年,所欲知有幾。縣知未必得,奔走若趨市。微言寄翰墨,開卷人心耳。胡為棄不收,所逐在難覬。
[宋代]:蘇轍
久従市井役,百事發不理。
感君讀書篇,惜此寒夜晷。
殷勤附燈燭,黽勉就圖史。
逡巡揖虞夏,汗漫馳劉李。
斯文家舊物,早歲夙従事。
一従慕膻腥,中棄如敝屣。
今夕亦何夕,忽如舊游至。
終篇再三嘆,推枕不成寐。
人生無百年,所欲知有幾。
縣知未必得,奔走若趨市。
微言寄翰墨,開卷人心耳。
胡為棄不收,所逐在難覬。
久従市井役,百事發不理。
感君讀書篇,惜此寒夜晷。
殷勤附燈燭,黽勉就圖史。
逡巡揖虞夏,汗漫馳劉李。
斯文家舊物,早歲夙従事。
一従慕膻腥,中棄如敝屣。
今夕亦何夕,忽如舊遊至。
終篇再三歎,推枕不成寐。
人生無百年,所欲知有幾。
縣知未必得,奔走若趨市。
微言寄翰墨,開卷人心耳。
胡為棄不收,所逐在難覬。
唐代·蘇轍的簡介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
? 蘇轍的詩(1499篇) 〕
:
易蘩
囂境何如靜境棲,長吟人坐小窗西。地偏時有閒車馬,客至猶能具黍雞。
四面松疏蟾送影,半溝水淺燕銜泥。誰知領取幽居趣,合計詩壇細品題。
囂境何如靜境棲,長吟人坐小窗西。地偏時有閒車馬,客至猶能具黍雞。
四面松疏蟾送影,半溝水淺燕銜泥。誰知領取幽居趣,合計詩壇細品題。
:
鶴算
老來拙懶愿全違,不道衰頹事事非。有酒可能謀劇飲,無錢且自典春衣。
唐花過眼空紅紫,晉帖留心有瘦肥。偶向庭前觀止水,也同鷗鷺學忘機。
老來拙懶願全違,不道衰頹事事非。有酒可能謀劇飲,無錢且自典春衣。
唐花過眼空紅紫,晉帖留心有瘦肥。偶向庭前觀止水,也同鷗鷺學忘機。
宋代:
趙師俠
茫茫云海浩無邊。天與誰相連。舳艫萬里來往,有禱必安全。專掌握,雨晹權。屬豐年。瓊卮玉醴,饗此精誠,福慶綿綿。
茫茫雲海浩無邊。天與誰相連。舳艫萬裡來往,有禱必安全。專掌握,雨晹權。屬豐年。瓊卮玉醴,饗此精誠,福慶綿綿。
明代:
鄭潛
山從遠浦盡,路向斷橋過。破屋鳴春雨,寒潮送晚波。
故人耀華轂,小隱隔蓬窩。出處從吾好,前川寄一蓑。
山從遠浦盡,路向斷橋過。破屋鳴春雨,寒潮送晚波。
故人耀華轂,小隱隔蓬窩。出處從吾好,前川寄一蓑。
宋代:
張擴
孤山山下苔痕滑,翠竹扶疏水方折。靚妝無數招不應,曾與先生護名節。
即今湖上荊棘滿,誰見穿林度飛雪。道傍數本忽照眼,所喜風流未中絕。
孤山山下苔痕滑,翠竹扶疏水方折。靚妝無數招不應,曾與先生護名節。
即今湖上荊棘滿,誰見穿林度飛雪。道傍數本忽照眼,所喜風流未中絕。
明代:
李之世
冥濛香徑滑,澹雨灑林扃。侵曉方趨省,留賓暫憩亭。
花明仙掌露,草帶鳳池青。勝念堪留記,浮蹤幾聚萍。
冥濛香徑滑,澹雨灑林扃。侵曉方趨省,留賓暫憩亭。
花明仙掌露,草帶鳳池青。勝念堪留記,浮蹤幾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