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漢逸人傳二首
讀后漢逸人傳二首。唐代。張謂。 子陵沒已久,讀史思其賢。誰謂潁陽人,千秋如比肩。嘗聞漢皇帝,曾是曠周旋。名位茍無心,對君猶可眠。東過富春渚,樂此佳山川。夜臥松下月,朝看江上煙。釣時如有待,釣罷應忘筌。生事在林壑,悠悠經暮年。于今七里瀨,遺跡尚依然。高臺竟寂寞,流水空潺湲。龐公南郡人,家在襄陽里。何處偏來往,襄陽東陂是。誓將業田種,終得保妻子。何言二千石,乃欲勸吾仕。鸛鵲巢茂林,黿鼉穴深水。萬物從所欲,吾心亦如此。不見鹿門山,朝朝白云起。采藥復采樵,優游終暮齒。
[唐代]:張謂
子陵沒已久,讀史思其賢。誰謂潁陽人,千秋如比肩。
嘗聞漢皇帝,曾是曠周旋。名位茍無心,對君猶可眠。
東過富春渚,樂此佳山川。夜臥松下月,朝看江上煙。
釣時如有待,釣罷應忘筌。生事在林壑,悠悠經暮年。
于今七里瀨,遺跡尚依然。高臺竟寂寞,流水空潺湲。
龐公南郡人,家在襄陽里。何處偏來往,襄陽東陂是。
誓將業田種,終得保妻子。何言二千石,乃欲勸吾仕。
鸛鵲巢茂林,黿鼉穴深水。萬物從所欲,吾心亦如此。
不見鹿門山,朝朝白云起。采藥復采樵,優游終暮齒。
子陵沒已久,讀史思其賢。誰謂潁陽人,千秋如比肩。
嘗聞漢皇帝,曾是曠周旋。名位茍無心,對君猶可眠。
東過富春渚,樂此佳山川。夜臥松下月,朝看江上煙。
釣時如有待,釣罷應忘筌。生事在林壑,悠悠經暮年。
于今七裡瀨,遺跡尚依然。高臺竟寂寞,流水空潺湲。
龐公南郡人,家在襄陽裡。何處偏來往,襄陽東陂是。
誓將業田種,終得保妻子。何言二千石,乃欲勸吾仕。
鸛鵲巢茂林,黿鼉穴深水。萬物從所欲,吾心亦如此。
不見鹿門山,朝朝白雲起。采藥複采樵,優遊終暮齒。
唐代·張謂的簡介
張謂(?--777年) 字正言,河內(今河南泌陽縣)人,唐代。天寶二年登進士第,乾元中為尚書郎,大歷年間潭州刺史,后官至禮部侍郎,三典貢舉。其詩辭精意深,講究格律,詩風清正,多飲宴送別之作。代表作有《早梅》《邵陵作》《送裴侍御歸上都》等,其中以《早梅》為最著名,《唐詩三百首》各選本多有輯錄。“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消”,疑白梅作雪,寫得很有新意,趣味盎然。詩一卷。
...〔
? 張謂的詩(45篇) 〕
宋代:
史浩
躡屩擔簦不厭頻,治安有策上嚴宸。朝為逆旅馬助教,暮作南昌梅子真。
豈是天教亡寸祿,祇應身欲到三神。從今遂泯凌云氣,掛劍寒松淚滿巾。
躡屩擔簦不厭頻,治安有策上嚴宸。朝為逆旅馬助教,暮作南昌梅子真。
豈是天教亡寸祿,祇應身欲到三神。從今遂泯淩雲氣,掛劍寒松淚滿巾。
明代:
王廷陳
筑室清溪曲,為園古道傍。苔痕侵戶牖,云色上衣裳。
牧笛依青草,漁舟隱綠楊。偶然幽興愜,搔首放歌長。
築室清溪曲,為園古道傍。苔痕侵戶牖,雲色上衣裳。
牧笛依青草,漁舟隱綠楊。偶然幽興愜,搔首放歌長。
唐代:
元稹
無身尚擬魂相就,身在那無夢往還。
直到他生亦相覓,不能空記樹中環。
無身尚擬魂相就,身在那無夢往還。
直到他生亦相覓,不能空記樹中環。
:
汪東
南畦北壟青無際。社社忙供蔬果市。芥姜接葉長兒孫,瓜豆纏藤成姊妹。
不教寸土輕拋棄。人力偏能窮地利。農家一語味深長,只有懶人無懶地。
南畦北壟青無際。社社忙供蔬果市。芥姜接葉長兒孫,瓜豆纏藤成姊妹。
不教寸土輕拋棄。人力偏能窮地利。農家一語味深長,隻有懶人無懶地。
元代:
丁鶴年
東歸間道已浮杯,力疾遙迎日幾回。何處晚來成誤認,風簾竹影月窗梅。
東歸間道已浮杯,力疾遙迎日幾回。何處晚來成誤認,風簾竹影月窗梅。
:
李能哲
故人似春色,新歲到山家。一笑坐拈酒,滿園行看花。
別來多舊好,老去更天涯。且喜詩情健,同吟對落霞。
故人似春色,新歲到山家。一笑坐拈酒,滿園行看花。
別來多舊好,老去更天涯。且喜詩情健,同吟對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