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泉山
感泉山。唐代。李琮。 才到林巒契賞心,蕭然便欲卸朝簪。兩三里路穿田水,四五人家倚樹陰。漁叟投竿驚鷺?biāo)蓿镣A魧W(xué)禽音。清絲洞裹泉聲音,流出空山換古今。
[唐代]:李琮
才到林巒契賞心,蕭然便欲卸朝簪。
兩三里路穿田水,四五人家倚樹陰。
漁叟投竿驚鷺?biāo)蓿镣A魧W(xué)禽音。
清絲洞裹泉聲音,流出空山換古今。
才到林巒契賞心,蕭然便欲卸朝簪。
兩三裡路穿田水,四五人家倚樹陰。
漁叟投竿驚鷺?biāo)?,牧童停留學(xué)禽音。
清絲洞裹泉聲音,流出空山換古今。
唐代·李琮的簡(jiǎn)介
李琮(?-752年),原名李嗣直,唐玄宗李隆基長(zhǎng)子,母為劉華妃。景云元年,以皇孫封許昌郡王。先天元年,唐玄宗即位,晉封郯王。開元四年,遙領(lǐng)安西大都護(hù)兼安撫河?xùn)|關(guān)內(nèi)隴右諸藩大使,改封慶王,改名李潭。十五年,遙領(lǐng)涼州都督兼河西諸軍節(jié)度大使。二十一年,授太子太師,賜名李琮。二十四年,進(jìn)位司徒。天寶元年,兼太原牧。十一載五月,薨,追謚為靖德太子。唐肅宗即位后,追謚奉天皇帝,妃竇氏為恭應(yīng)皇后,備禮改葬于華清宮以北的齊陵。
...〔
? 李琮的詩(4篇) 〕
金朝:
李龏
夜雨滄波上,寒塘草市中。鐘聞兩寺應(yīng),室掩一床空。
買醉留僧燭,敲吟折水葒。沙邊鳴宿雁,亦似哭詩翁。
夜雨滄波上,寒塘草市中。鐘聞兩寺應(yīng),室掩一床空。
買醉留僧燭,敲吟折水葒。沙邊鳴宿雁,亦似哭詩翁。
唐代:
劉得仁
白發(fā)麻衣破,還譙別弟回。首垂聽樂淚,花落待歌杯。
石路尋芝熟,柴門有鹿來。明王下征詔,應(yīng)就碧峰開。
白發(fā)麻衣破,還譙別弟回。首垂聽樂淚,花落待歌杯。
石路尋芝熟,柴門有鹿來。明王下征詔,應(yīng)就碧峰開。
唐代:
徐夤
暖氣飄蘋末,凍痕銷水中。扇冰初覺泮,吹海旋成空。
入律三春照,朝宗萬里通。岸分天影闊,色照日光融。
波起輕搖綠,鱗游乍躍紅。殷勤排弱羽,飛翥趁和風(fēng)。
暖氣飄蘋末,凍痕銷水中。扇冰初覺泮,吹海旋成空。
入律三春照,朝宗萬裡通。岸分天影闊,色照日光融。
波起輕搖綠,鱗遊乍躍紅。殷勤排弱羽,飛翥趁和風(fēng)。
宋代:
王禹偁
親老復(fù)嬰孩,吾生自可哀。
無田得歸去,有俸是嗟來。
:
黃侃
波上殘陽紅萬疊。小得勾留,不負(fù)清秋節(jié)。一紀(jì)重來情緒別。
蘆花替我頭如雪。
波上殘陽紅萬疊。小得勾留,不負(fù)清秋節(jié)。一紀(jì)重來情緒別。
蘆花替我頭如雪。
元代:
岑安卿
崖陰滴珠璣,清蓄鮫人泣。瓷罌汲新寒,滿貯歸須急。
外滲如方諸,中乾匪人吸。君看鉛汞流,金鐵猶漏濕。
崖陰滴珠璣,清蓄鮫人泣。瓷罌汲新寒,滿貯歸須急。
外滲如方諸,中乾匪人吸。君看鉛汞流,金鐵猶漏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