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才過新正
滿江紅·才過新正。宋代。李曾伯。 才過新正,能幾日、海棠開了。將謂是、睡猶未足,嫣然何笑。一片殷紅新錦樣,天機知費春多少。更芳期、不待燕黃昏,鶯清曉。花舊說,南昌好。花宜占,東風(fēng)早。想香霏地近,融和偏巧。佳句流傳千古在,石湖不見坡翁老。倩何人、寄驛報家山,教知道。
[宋代]:李曾伯
才過新正,能幾日、海棠開了。將謂是、睡猶未足,嫣然何笑。一片殷紅新錦樣,天機知費春多少。更芳期、不待燕黃昏,鶯清曉。花舊說,南昌好。花宜占,東風(fēng)早。想香霏地近,融和偏巧。佳句流傳千古在,石湖不見坡翁老。倩何人、寄驛報家山,教知道。
才過新正,能幾日、海棠開了。將謂是、睡猶未足,嫣然何笑。一片殷紅新錦樣,天機知費春多少。更芳期、不待燕黃昏,鶯清曉。花舊說,南昌好。花宜占,東風(fēng)早。想香霏地近,融和偏巧。佳句流傳千古在,石湖不見坡翁老。倩何人、寄驛報家山,教知道。
唐代·李曾伯的簡介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間) 南宋詞人。字長孺,號可齋。原籍覃懷(今河南沁陽附近)。南渡后寓居嘉興(今屬浙江)。
...〔
? 李曾伯的詩(728篇) 〕
宋代:
秦觀
長年憂患百端慵,開斥僧坊頗有功。
地撤蔽虧僧界凈,人除荒穢玉奩空。
長年憂患百端慵,開斥僧坊頗有功。
地撤蔽虧僧界淨(jìng),人除荒穢玉奩空。
元代:
凌云翰
長句和平見治音,京華猶記盍朋簪。聲傳珠履星辰近,影動金蓮雨露深。
云樹有圖憑鷹寄,春山無伴聽鶯吟。懸知兩地看明月,愛國憂民共此心。
長句和平見治音,京華猶記盍朋簪。聲傳珠履星辰近,影動金蓮雨露深。
雲(yún)樹有圖憑鷹寄,春山無伴聽鶯吟。懸知兩地看明月,愛國憂民共此心。
明代:
朱應(yīng)辰
婆餅焦,小麥黃熟長齊腰。刈麥作餅婆為喜,豈料南山日日雨。
雨多麥損不可食,雖欲婆嗔那復(fù)得。
婆餅焦,小麥黃熟長齊腰。刈麥作餅婆為喜,豈料南山日日雨。
雨多麥損不可食,雖欲婆嗔那複得。
:
盧青山
躑躅初春季。悵情懷、中年漸到,二毛潛起。看取髭髯如古柏,忍對青山嫵媚。
更忍向、花前共倚。小女春邊一枝玉,顫盈盈、偏近酸眸底。
躑躅初春季。悵情懷、中年漸到,二毛潛起。看取髭髯如古柏,忍對青山嫵媚。
更忍向、花前共倚。小女春邊一枝玉,顫盈盈、偏近酸眸底。
金朝:
邊元鼎
鳳紙銜封玉鏡臺,繡鸞傳記已相猜。傾城笑臉千金樣,莫對閒人一例開。
鳳紙銜封玉鏡臺,繡鸞傳記已相猜。傾城笑臉千金樣,莫對閒人一例開。
宋代:
趙孟堅
二祖霜臺有烈聲,傳家文憲見先生。
剛而不折松筠壽,貧弗濫求冰玉清。
二祖霜臺有烈聲,傳家文憲見先生。
剛而不折松筠壽,貧弗濫求冰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