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至云安寄兵部韓侍郎中書白舍人二公近曾遠守故有屬焉
始至云安寄兵部韓侍郎中書白舍人二公近曾遠守故有屬焉。唐代。劉禹錫。 天外巴子國,山頭白帝城。波清蜀栜盡,云散楚臺傾。迅瀨下哮吼,兩岸勢爭衡。陰風鬼神過,暴雨蛟龍生。硤斷見孤邑,江流照飛甍。蠻軍擊嚴鼓,笮馬引雙旌。望闕遙拜舞,分庭備將迎。銅符一以合,文墨紛來縈。暮色四山起,愁猿數處聲。重關群吏散,靜室寒燈明。故人青霞意,飛舞集蓬瀛。昔曾在池籞,應知魚鳥情。
[唐代]:劉禹錫
天外巴子國,山頭白帝城。波清蜀栜盡,云散楚臺傾。
迅瀨下哮吼,兩岸勢爭衡。陰風鬼神過,暴雨蛟龍生。
硤斷見孤邑,江流照飛甍。蠻軍擊嚴鼓,笮馬引雙旌。
望闕遙拜舞,分庭備將迎。銅符一以合,文墨紛來縈。
暮色四山起,愁猿數處聲。重關群吏散,靜室寒燈明。
故人青霞意,飛舞集蓬瀛。昔曾在池籞,應知魚鳥情。
天外巴子國,山頭白帝城。波清蜀栜盡,雲散楚臺傾。
迅瀨下哮吼,兩岸勢爭衡。陰風鬼神過,暴雨蛟龍生。
硤斷見孤邑,江流照飛甍。蠻軍擊嚴鼓,笮馬引雙旌。
望闕遙拜舞,分庭備將迎。銅符一以合,文墨紛來縈。
暮色四山起,愁猿數處聲。重關群吏散,靜室寒燈明。
故人青霞意,飛舞集蓬瀛。昔曾在池籞,應知魚鳥情。
唐代·劉禹錫的簡介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
? 劉禹錫的詩(654篇) 〕
明代:
釋今無
百粵惠風吹瑞草,星光耿耿長庚老。寰海之區光浸中,仁壽同歌兼社舞。
銀花火樹太平年,山川帶礪入幽妍。白昴之精躍申甫,一柱擎天見神武。
百粵惠風吹瑞草,星光耿耿長庚老。寰海之區光浸中,仁壽同歌兼社舞。
銀花火樹太平年,山川帶礪入幽妍。白昴之精躍申甫,一柱擎天見神武。
清代:
成鷲
天外三更來鶴神,老翁白發參差新。明知昨日有今日,同是一人非兩人。
海印乍生虛室白,谷風不動明窗塵。興來策杖入云去,極目莽蒼何處春。
天外三更來鶴神,老翁白發參差新。明知昨日有今日,同是一人非兩人。
海印乍生虛室白,谷風不動明窗塵。興來策杖入雲去,極目莽蒼何處春。
:
龍女
坐久風吹綠綺寒,九天月照水精盤。
不思卻返沈潛去,為惜春光一夜歡。
坐久風吹綠綺寒,九天月照水精盤。
不思卻返沈潛去,為惜春光一夜歡。
宋代:
洪適
披山鑿道何崄巇,上摘星漢摩虹霓。七襄終日往曾問,一握去天今可躋。
叱馭已排蘿蔓去,下車不復煙云迷。舉頭此際長安遠,愿借六翮凌丹梯。
披山鑿道何崄巇,上摘星漢摩虹霓。七襄終日往曾問,一握去天今可躋。
叱馭已排蘿蔓去,下車不複煙雲迷。舉頭此際長安遠,願借六翮淩丹梯。
宋代:
呂本中
眼明見此出籠鶴,似我北歸辭瘴嵐。慎勿低頭待收養,人間欣戚盡朝三。
眼明見此出籠鶴,似我北歸辭瘴嵐。慎勿低頭待收養,人間欣戚盡朝三。
宋代:
魏了翁
形安宇泰即吾鄉,花解隨人到處黃。
何事歸心起張翰,有來妙語出君房。
形安宇泰即吾鄉,花解隨人到處黃。
何事歸心起張翰,有來妙語出君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