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白居易的詩 > 答崔侍郎、錢舍人書問,因繼以詩

答崔侍郎、錢舍人書問,因繼以詩

[唐代]:白居易

旦暮兩蔬食,日中一閑眠。便是了一日,如此已三年。

心不擇時適,足不揀地安。窮通與遠近,一貫無兩端。

常見今之人,其心或不然。在勞則念息,處靜已思喧。

如是用身心,無乃自傷殘。坐輸憂惱便,安得形神全。

吾有二道友,藹藹崔與錢。同飛青云路,獨墮黃泥泉。

歲暮物萬變,故情何不遷。應為平生心,與我同一源。

帝鄉遠于日,美人高在天。誰謂萬里別,常若在目前。

泥泉樂者魚,云路游者鸞。勿言云泥異,同在逍遙間。

因君問心地,書后偶成篇。慎勿說向人,人多笑此言。

白居易簡介

唐代·白居易的簡介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 ? 白居易的詩(2585篇)

猜你喜歡

四時田家樂

明代陳秉祥

黏禾收早糯收遲,賽社歸來日暮時。草具杯盆延父老,瓜分梨棗到童兒。

墻頭綠掛絲瓜子,屋角紅裝錦菊枝。不怕新霜迎葛屨,禦寒先制木棉衣。

頌古二十七首

釋云賁

風月山川共一家,誰來語下定龍蛇。

太白不曾登便殿,筆頭昨夜自生花。

菩薩蠻·金鋪半掩銀瞻滿

宋代蔡伸

金鋪半掩銀瞻滿。個人應恨歸來晚。軋軋櫓聲遲。那知心已飛。迎門一笑粲。嬌困橫波慢。偎倚綠窗前。今宵人月圓。

感懷有詠

陳振家

大乖時命一吟徒,自繪丘山小隱圖。喬木環遮天似蓋,清溪斜繞水成弧。

鋁鍋可煮三餐飯,茅舍能容六尺軀。塵外悠悠消歲月,者番不學杞人愚。

夜聞雪作口占

明代顧清

山水皆言八曲幽,何人肯向雪中游。于今便合成嘉話,不待他年記某丘。

柳絮

清代黃毓祺

堤上東風楊柳斜,半飛柳絮半飛沙。可憐一樣風前絮,惟有江南似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