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縷曲 送畹蘭歸吳江
金縷曲 送畹蘭歸吳江。清代。楊蕓。 往事思量否。最難忘、踏青期近,弓鞋同繡。斗草尋花驚蝶夢,小燕呢喃如咒。怎一霎、雨僝風僽。腸斷臨歧無一語,只啼痕、萬點沾衣透。空彳亍,把衫袖。離愁脈脈濃于酒。最無情、清秋殘照,兩行疏柳。行矣長途須自愛,莫共黃花爭瘦。算楓落、吳江時候。煙水歸帆安穩(wěn)到,寄雙魚、慰我眉間皺。家山約,盼攜手。
[清代]:楊蕓
往事思量否。最難忘、踏青期近,弓鞋同繡。斗草尋花驚蝶夢,小燕呢喃如咒。
怎一霎、雨僝風僽。腸斷臨歧無一語,只啼痕、萬點沾衣透。
空彳亍,把衫袖。
離愁脈脈濃于酒。最無情、清秋殘照,兩行疏柳。行矣長途須自愛,莫共黃花爭瘦。
算楓落、吳江時候。煙水歸帆安穩(wěn)到,寄雙魚、慰我眉間皺。
家山約,盼攜手。
往事思量否。最難忘、踏青期近,弓鞋同繡。鬥草尋花驚蝶夢,小燕呢喃如咒。
怎一霎、雨僝風僽。腸斷臨歧無一語,隻啼痕、萬點沾衣透。
空彳亍,把衫袖。
離愁脈脈濃于酒。最無情、清秋殘照,兩行疏柳。行矣長途須自愛,莫共黃花爭瘦。
算楓落、吳江時候。煙水歸帆安穩(wěn)到,寄雙魚、慰我眉間皺。
家山約,盼攜手。
唐代·楊蕓的簡介
楊蕓(1778—?),字蕊淵,清常州金匱(今無錫)人,戶部員外郎楊芳燦女,同邑景州知州秦承霈室。幼受四聲,慧辨琴絲,妙修簫譜,詞風美流,發(fā)在片玉冠柳之間,著有《金箱薈說》,皆古今閨閣詩話。
...〔
? 楊蕓的詩(78篇) 〕
唐代:
朱慶馀
罷相恩猶在,那容處靜司。政嚴初領節(jié),名重更因詩。
公事巡營外,戎裝拜敕時。恭聞長與善,應念出身遲。
罷相恩猶在,那容處靜司。政嚴初領節(jié),名重更因詩。
公事巡營外,戎裝拜敕時。恭聞長與善,應念出身遲。
:
羅元貞
珍重秋糧下賜難,只宜稀煮不宜乾。如今卻合養(yǎng)兒訣,最好三分饑與寒。
珍重秋糧下賜難,隻宜稀煮不宜乾。如今卻合養(yǎng)兒訣,最好三分饑與寒。
清代:
方洄
十幅春帆天際飛,籬笆短短隔漁磯。山藏遠樹云藏屋,村犬無聲客到稀。
十幅春帆天際飛,籬笆短短隔漁磯。山藏遠樹雲(yún)藏屋,村犬無聲客到稀。
宋代:
趙師俠
茫茫云海浩無邊。天與誰相連。舳艫萬里來往,有禱必安全。專掌握,雨晹權。屬豐年。瓊卮玉醴,饗此精誠,福慶綿綿。
茫茫雲(yún)海浩無邊。天與誰相連。舳艫萬裡來往,有禱必安全。專掌握,雨晹權。屬豐年。瓊卮玉醴,饗此精誠,福慶綿綿。
明代:
湛若水
多年不見宜山子,到我來時作別筵。三十星霜同榜日,四千風浪各方天。
可堪插翅隨鳧翥,不盡揮弦送鳳騫。北斗瞻依意何極,貫城應在五云邊。
多年不見宜山子,到我來時作別筵。三十星霜同榜日,四千風浪各方天。
可堪插翅隨鳧翥,不盡揮弦送鳳騫。北鬥瞻依意何極,貫城應在五雲(yún)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