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橋詩
楓橋詩。宋代。陳舜俞。 二十送上鄉老書,白發堂上歡愉愉。岐亭酒罷不忍別,二百馀里來姑蘇。楓橋古岸冬十月,霜風切骨草木枯。拜起欲去更付囑,攜手泫然雙淚珠。明年偶中崇政第,赤城山下欣迎扶。穹蒼不與奪榮養,星霜未周罹明誅。顏色不見已三歲,肝血泣盡留形軀。隱淪無業養慈老,骫骳又作卑官圖。還道楓橋舊別地,依依風物春陽敷。人煙山色一如昨,齒發獨改親則無。萬杵入心交落涕,水邊且欲留行櫓。平生一天已無戴,縱得寸祿何為娛。時乎窮達又未決,行矣愿報生前劬。
[宋代]:陳舜俞
二十送上鄉老書,白發堂上歡愉愉。
岐亭酒罷不忍別,二百馀里來姑蘇。
楓橋古岸冬十月,霜風切骨草木枯。
拜起欲去更付囑,攜手泫然雙淚珠。
明年偶中崇政第,赤城山下欣迎扶。
穹蒼不與奪榮養,星霜未周罹明誅。
顏色不見已三歲,肝血泣盡留形軀。
隱淪無業養慈老,骫骳又作卑官圖。
還道楓橋舊別地,依依風物春陽敷。
人煙山色一如昨,齒發獨改親則無。
萬杵入心交落涕,水邊且欲留行櫓。
平生一天已無戴,縱得寸祿何為娛。
時乎窮達又未決,行矣愿報生前劬。
二十送上鄉老書,白發堂上歡愉愉。
岐亭酒罷不忍別,二百馀裡來姑蘇。
楓橋古岸冬十月,霜風切骨草木枯。
拜起欲去更付囑,攜手泫然雙淚珠。
明年偶中崇政第,赤城山下欣迎扶。
穹蒼不與奪榮養,星霜未周罹明誅。
顔色不見已三歲,肝血泣盡留形軀。
隱淪無業養慈老,骫骳又作卑官圖。
還道楓橋舊別地,依依風物春陽敷。
人煙山色一如昨,齒發獨改親則無。
萬杵入心交落涕,水邊且欲留行櫓。
平生一天已無戴,縱得寸祿何為娛。
時乎窮達又未決,行矣願報生前劬。
唐代·陳舜俞的簡介
(?—1072)宋湖州烏程人,字令舉,號白牛居士。仁宗慶歷六年進士。嘉祐四年復舉制科第一。官著作佐郎。神宗熙寧三年,以屯田員外郎知山陰縣。反對“青苗法”,疏謂其法乃“別為一賦以敝海內,非王道之舉”,責監南康軍鹽酒稅。有《都官集》等。
...〔
? 陳舜俞的詩(136篇) 〕
宋代:
吳潛
高閣都將萬象收,憑欄睇望興何悠。
張郎遯世誰家谷,孫子成仙何處洲。
高閣都將萬象收,憑欄睇望興何悠。
張郎遯世誰家谷,孫子成仙何處洲。
:
姬翼
一氣貫寥寥。冥混里、孰謂鵬蜩。千形萬狀隨空化,乾坤運轉,游塵野馬,都在扶搖。
曳屣挈簞瓢。異玉食、肥馬金鑣。薰蕕梟鳳雖殊器,天鈞一點,靈明不昧,各自逍遙。
一氣貫寥寥。冥混裡、孰謂鵬蜩。千形萬狀隨空化,乾坤運轉,遊塵野馬,都在扶搖。
曳屣挈簞瓢。異玉食、肥馬金鑣。薰蕕梟鳳雖殊器,天鈞一點,靈明不昧,各自逍遙。
明代:
王樵
西對三茅意自閒,誰知湖外有青山。小樓堪筑平沙上,兩面回看興未闌。
西對三茅意自閒,誰知湖外有青山。小樓堪築平沙上,兩面回看興未闌。
近現代:
陳匪石
京華遍冠蓋,憔悴斯人。心力好付陽春,迷離一片,渺煙水、吳根殘畫同論。
斜陽小樓外,漫愁縈絲柳,望冷孤云。堂前舊燕,勸歸來、莫誤黃昏。
京華遍冠蓋,憔悴斯人。心力好付陽春,迷離一片,渺煙水、吳根殘畫同論。
斜陽小樓外,漫愁縈絲柳,望冷孤雲。堂前舊燕,勸歸來、莫誤黃昏。
清代:
鄭獻甫
亭皋一葉下,村落暮寒生。落日到鴉背,流云帶雁聲。
間招荷笠客,偶作傍山行。秋色散平楚,蕭蕭各自驚。
亭臯一葉下,村落暮寒生。落日到鴉背,流雲帶雁聲。
間招荷笠客,偶作傍山行。秋色散平楚,蕭蕭各自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