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友見錫鬯垂示山左見懷之篇
答友見錫鬯垂示山左見懷之篇。清代。李因篤。 燕市陳情客未還,故人相見慰愁顏。曾遲劍舄京華外,卻賦榛苓海岱間。存沒諸公皆斷梗,亂離九塞各嚴關。尚須前箸呼閭閶,西望白云何處山。
[清代]:李因篤
燕市陳情客未還,故人相見慰愁顏。曾遲劍舄京華外,卻賦榛苓海岱間。
存沒諸公皆斷梗,亂離九塞各嚴關。尚須前箸呼閭閶,西望白云何處山。
燕市陳情客未還,故人相見慰愁顔。曾遲劍舄京華外,卻賦榛苓海岱間。
存沒諸公皆斷梗,亂離九塞各嚴關。尚須前箸呼閭閶,西望白雲何處山。
唐代·李因篤的簡介
李因篤,字子德,一字孔德,號天生,陜西富平東鄉(今富平薛鎮韓家村)人。生于明崇禎五年(1632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自幼聰敏,博學強記,遍讀經史諸子,尤諳經學要旨,精于音韻,長于詩詞,詩逼杜甫,兼通音律,崇尚實學,為明清之際的思想家、教育家、音韻學家、詩人。被時人稱為不涉仕途的華夏“四布衣”之一。康熙十八年(1679年)薦鴻博授檢討。嘗辨秦中碑版極有依據。行、楷書用筆禿率,意近顏真卿。著《古今韻考》《受祺堂詩文集》《甌缽羅室書畫過目考》《增校清朝進士題名碑錄》。
...〔
? 李因篤的詩(45篇) 〕
明代:
于慎行
親函璽綬賜王侯,百二秦關亦壯游。華岳三峰天外落,洪河一葦日邊流。
星潢色動金城夜,鼓角寒生玉塞秋。咫尺昆崙應可問,乘槎莫到海西頭。
親函璽綬賜王侯,百二秦關亦壯遊。華嶽三峰天外落,洪河一葦日邊流。
星潢色動金城夜,鼓角寒生玉塞秋。咫尺昆崙應可問,乘槎莫到海西頭。
:
金幼孜
玉堂清切地,瀟灑出氛埃。雨點疏疏過,天香冉冉來。
隔花鶯歷亂,近水燕飛回。朝退有馀暇,新詩取次裁。
玉堂清切地,瀟灑出氛埃。雨點疏疏過,天香冉冉來。
隔花鶯曆亂,近水燕飛回。朝退有馀暇,新詩取次裁。
宋代:
曾肇
曾訪江南鳥爪仙,誤隨塵網落人間。紅泉碧澗春風里,尚記麻源谷口山。
曾訪江南鳥爪仙,誤隨塵網落人間。紅泉碧澗春風裡,尚記麻源谷口山。
:
金幼孜
養就丹砂雪作團,終朝俛啄近瑯玕。三山碧海休歸去,好向瑤池弄羽翰。
養就丹砂雪作團,終朝俛啄近瑯玕。三山碧海休歸去,好向瑤池弄羽翰。
宋代:
邵雍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會計時。進退云山為主判,陶镕水竹是兼司。
鶯花舊管三千首,風月初收二百題。歲暮又須行考課,堯夫非是愛吟詩。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會計時。進退雲山為主判,陶镕水竹是兼司。
鶯花舊管三千首,風月初收二百題。歲暮又須行考課,堯夫非是愛吟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