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 其七 六月十五日京闈題壁
百字令 其七 六月十五日京闈題壁。清代。黃鈞宰。 幾何日月,記秋風江上,分明此地。矮屋依然鄉樹遠,真個人生如寄。舊境何常,虛名未必,莫再牽人意。槐清鎖院,一時風景重記。可嘆百尺高技,風塵困折,變作柔條細。多買胭脂學涂抹,也要妝成嫵媚。千古文章,百年事業,愧煞雕蟲技。低頭為此,消磨多少豪氣。
幾何日月,記秋風江上,分明此地。矮屋依然鄉樹遠,真個人生如寄。
舊境何常,虛名未必,莫再牽人意。槐清鎖院,一時風景重記。
可嘆百尺高技,風塵困折,變作柔條細。多買胭脂學涂抹,也要妝成嫵媚。
千古文章,百年事業,愧煞雕蟲技。低頭為此,消磨多少豪氣。
黃鈞宰簡介
唐代·黃鈞宰的簡介
1826-1895年,一名振鈞,字宰平,缽池山農,別號天河生,江蘇淮安人。他“性好詞賦而不樂制藝”,“一生偃蹇不遇,”中年喪偶,益佗祭,不自聊。”著有《比玉樓傳奇四種》,其一《十二紅》為揭露南河總督署的積弊而作,針砭甚力,也最著名;《金壺七墨》記游幕期間之親見親聞,保存了一些有關鴉片戰爭的珍貴史料,是著名筆記,論者以為“作小說觀可,作子書觀,作史書觀,作經書觀亦無不可。”又有《比玉樓遺稿》、《談兵錄》等。
...〔 ? 黃鈞宰的詩(76篇) 〕猜你喜歡
自容趨藤山路古松皆合抱百馀尺枝葉扶疏行人庇賴為取松明者所刳剔因而摧傾十已六七良可惜也
松林繚峻嶺,百尺森蔥青。不知何年種,天矯亂龍形。
濃陰翳修途,當暑有馀清。長風一披拂,時作波濤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