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過石遺招同堯生昀谷登陶然亭
雪中過石遺招同堯生昀谷登陶然亭。清代。陳寶琛。 卅年不見江亭雪,老顧犯寒跡前轍。城南冷人得兩三,聯句僧窗慰孤孑。西山入云怪相避,乾葦戴花愁壓折。微陽欲吐陰旋凝,薄飲頻消氣不熱。巋然劫后竟我待,慚愧鬢華照飄瞥。此人此景能幾逢?影事陳陳更休說。憂時閱道吟立就,乞外誠齋行復別。卻因難弟憶兀方,白戰故山久弦絕。
[清代]:陳寶琛
卅年不見江亭雪,老顧犯寒跡前轍。城南冷人得兩三,聯句僧窗慰孤孑。
西山入云怪相避,乾葦戴花愁壓折。微陽欲吐陰旋凝,薄飲頻消氣不熱。
巋然劫后竟我待,慚愧鬢華照飄瞥。此人此景能幾逢?影事陳陳更休說。
憂時閱道吟立就,乞外誠齋行復別。卻因難弟憶兀方,白戰故山久弦絕。
卅年不見江亭雪,老顧犯寒跡前轍。城南冷人得兩三,聯句僧窗慰孤孑。
西山入雲怪相避,乾葦戴花愁壓折。微陽欲吐陰旋凝,薄飲頻消氣不熱。
巋然劫後竟我待,慚愧鬢華照飄瞥。此人此景能幾逢?影事陳陳更休說。
憂時閱道吟立就,乞外誠齋行複別。卻因難弟憶兀方,白戰故山久弦絕。
唐代·陳寶琛的簡介
陳寶琛(1848—1935年),字伯潛,號弢庵、陶庵、聽水老人。漢族,福建閩縣(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書陳若霖曾孫,晚清大臣,學者,官至正紅旗漢軍副都統、內閣弼德院顧問大臣,為毓慶宮宣統皇帝授讀。中法戰爭后因參與褒舉唐炯、徐延投統辦軍務失當事,遭部議連降九級,從此投閑家居達二十五年之久。賦閑期間,熱心家鄉教育事業。宣統元年(1909年),復調京充禮學館總裁,辛亥革命后仍為溥儀之師,1935年卒于京寓,得遜清“文忠”謚號及“太師”覲贈 。
...〔
? 陳寶琛的詩(564篇) 〕
:
李勝原
為愛君家千個竹,吾廬欲致兩三竿。不栽也恐令人俗,多覓何妨著地寬。
未擬叢中留鳳宿,且看根下有龍蟠。愿分風月歸吟韻,共結堅盟到歲寒。
為愛君家千個竹,吾廬欲緻兩三竿。不栽也恐令人俗,多覓何妨著地寬。
未擬叢中留鳳宿,且看根下有龍蟠。願分風月歸吟韻,共結堅盟到歲寒。
唐代:
龐蘊
塵六門前喚,無情呼不入。二彼總空空,自然唇不濕。
從此絕因緣,葛五隨緣出。惟有空寂舍,圓八同金七。
塵六門前喚,無情呼不入。二彼總空空,自然唇不濕。
從此絕因緣,葛五隨緣出。惟有空寂舍,圓八同金七。
唐代:
錢起
荃蕙有奇性,馨香道為人。不居眾芳下,寧老空林春。
之子秉高節,攻文還守真。素書寸陰盡,流水怨情新。
濟濟振纓客,煙霄各致身。誰當舉玄晏,不使作良臣。
荃蕙有奇性,馨香道為人。不居衆芳下,甯老空林春。
之子秉高節,攻文還守真。素書寸陰盡,流水怨情新。
濟濟振纓客,煙霄各緻身。誰當舉玄晏,不使作良臣。
元代:
丁鶴年
東歸間道已浮杯,力疾遙迎日幾回。何處晚來成誤認,風簾竹影月窗梅。
東歸間道已浮杯,力疾遙迎日幾回。何處晚來成誤認,風簾竹影月窗梅。
明代:
王弘誨
徑轉疑無路,溪迷別有槎。亂山一鳥道,深樹幾人家。
旅食隨田舍,村醪趁野花。輿圖窮島嶼,黎庶遍桑麻。
徑轉疑無路,溪迷別有槎。亂山一鳥道,深樹幾人家。
旅食隨田舍,村醪趁野花。輿圖窮島嶼,黎庶遍桑麻。
明代:
于慎行
空谷有佳人,素質明秋霜。凌風拾翠羽,皎皎雙明珰。
負薪日慘廩,怨此江路長。紅顏委中野,三嘆以徬徨。
空谷有佳人,素質明秋霜。淩風拾翠羽,皎皎雙明珰。
負薪日慘廩,怨此江路長。紅顔委中野,三歎以徬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