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九日登東樓觀舞
長沙九日登東樓觀舞。唐代。李群玉。 南國有佳人,輕盈綠腰舞。華筵九秋暮,飛袂拂云雨。翩如蘭苕翠,婉如游龍舉。越艷罷前溪,吳姬停白纻。慢態不能窮,繁姿曲向終。低回蓮破浪,凌亂雪縈風。墜珥時流盻,修裾欲溯空。唯愁捉不住,飛去逐驚鴻。
[唐代]:李群玉
南國有佳人,輕盈綠腰舞。華筵九秋暮,飛袂拂云雨。
翩如蘭苕翠,婉如游龍舉。越艷罷前溪,吳姬停白纻。
慢態不能窮,繁姿曲向終。低回蓮破浪,凌亂雪縈風。
墜珥時流盻,修裾欲溯空。唯愁捉不住,飛去逐驚鴻。
南國有佳人,輕盈綠腰舞。華筵九秋暮,飛袂拂雲雨。
翩如蘭苕翠,婉如遊龍舉。越豔罷前溪,吳姬停白纻。
慢態不能窮,繁姿曲向終。低回蓮破浪,淩亂雪縈風。
墜珥時流盻,修裾欲溯空。唯愁捉不住,飛去逐驚鴻。
唐代·李群玉的簡介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縣仙眠洲有古跡“水竹居”,舊志記為“李群玉讀書處”。李群玉極有詩才,他“居住沅湘,崇師屈宋”,詩寫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傳》稱其詩“詩筆妍麗,才力遒健”。關于他的生平,據《全唐詩·李群玉小傳》載,早年杜牧游澧時,勸他參加科舉考試,并作詩《送李群玉赴舉》,.但他“一上而止”。后來,宰相裴休視察湖南,鄭重邀請李群玉再作詩詞。他“徒步負琴,遠至輦下”,進京向皇帝奉獻自己的詩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覽”其詩,稱贊“所進詩歌,異常高雅”,并賜以“錦彩器物”,“授弘文館校書郎”。三年后辭官回歸故里,死后追賜進士及第。
...〔
? 李群玉的詩(218篇) 〕
明代:
王彥泓
掠鬢初齊側眼看,紅棉新拭鏡光寒。斜回雪頸些些見,貝齒畏痕恰惱歡。
掠鬢初齊側眼看,紅棉新拭鏡光寒。斜回雪頸些些見,貝齒畏痕恰惱歡。
魏晉:
張華
秦人不窺兵。趙勝南詛楚。乃與毛遂行。黃歇北適秦。
太子還入荊。美哉游俠士。何以尚四卿。我則異于是。
秦人不窺兵。趙勝南詛楚。乃與毛遂行。黃歇北適秦。
太子還入荊。美哉遊俠士。何以尚四卿。我則異于是。
宋代:
陸游
翠羽金錢夢已闌,空余殘蕊抱枝乾。
紛紛輕薄隨流水,黃與姚花一樣看。
翠羽金錢夢已闌,空餘殘蕊抱枝乾。
紛紛輕薄隨流水,黃與姚花一樣看。
清代:
鄭獻甫
亭皋一葉下,村落暮寒生。落日到鴉背,流云帶雁聲。
間招荷笠客,偶作傍山行。秋色散平楚,蕭蕭各自驚。
亭臯一葉下,村落暮寒生。落日到鴉背,流雲帶雁聲。
間招荷笠客,偶作傍山行。秋色散平楚,蕭蕭各自驚。
:
項安世
今年三月三,樂事今古稀。嘉陵江到武昌口,此時此日同□□。
北人不敢恃鞍馬,西人不敢憑山溪。德安有高悅,匹馬穿重圍。
今年三月三,樂事今古稀。嘉陵江到武昌口,此時此日同□□。
北人不敢恃鞍馬,西人不敢憑山溪。德安有高悅,匹馬穿重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