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太白感秋
和太白感秋。宋代。譙令憲。 余年四十九,濫分盆城竹。悠然望匡廬,秀色良可掬。緬思二先生,風流昔所獨。紫極感秋吟,北窗和月宿。茲余還一來,契合若龜卜。行年適相同,妙語難再復。杖屨兼經縱,陳跡猶可覆。懷人放永嘆,歸歟清睡熟。
[宋代]:譙令憲
余年四十九,濫分盆城竹。
悠然望匡廬,秀色良可掬。
緬思二先生,風流昔所獨。
紫極感秋吟,北窗和月宿。
茲余還一來,契合若龜卜。
行年適相同,妙語難再復。
杖屨兼經縱,陳跡猶可覆。
懷人放永嘆,歸歟清睡熟。
餘年四十九,濫分盆城竹。
悠然望匡廬,秀色良可掬。
緬思二先生,風流昔所獨。
紫極感秋吟,北窗和月宿。
茲餘還一來,契合若龜蔔。
行年適相同,妙語難再複。
杖屨兼經縱,陳跡猶可覆。
懷人放永歎,歸歟清睡熟。
唐代·譙令憲的簡介
譙令憲(一一五五~一二二二),字景源(一作元),臨安(今浙江杭州)人。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進士,授仙游尉。歷知錢塘、衡山縣。寧宗慶元五年(一一九九),主管官告院。嘉泰元年(一二○一),除司農寺主簿,遷太府寺丞,出知江州。開禧元年(一二○五),以都官員外郎兼國史院編修,實錄院檢討。三年,為軍器少監。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婺州,遷提點浙東刑獄兼提舉常平。八年,提點江東刑獄。九年,以秘書修撰奉祠。十四年,起為福建轉運判官。十五年卒,年六十八。事見《西山文集》卷四四《譙殿撰墓志銘》。今錄詩二首。
...〔
? 譙令憲的詩(2篇) 〕
宋代:
陸游
惝恍不成寐,攬衣寒夜中。青熒煨芋火,鞺鞳鼓簾風。
巷犬聲如豹,山童首似蓬。悠然束書坐,徐待日生東。
惝恍不成寐,攬衣寒夜中。青熒煨芋火,鞺鞳鼓簾風。
巷犬聲如豹,山童首似蓬。悠然束書坐,徐待日生東。
清代:
龔鼎孳
貯腹書千卷。更空明、一泓秋水,霧飛云遣。老筆紛披姿媚出,冰灑鐵梅芳泫。
高詠遍、蜀箋吳繭。六代江山文酒地,記孝侯、臺畔春陰淺。
貯腹書千卷。更空明、一泓秋水,霧飛雲遣。老筆紛披姿媚出,冰灑鐵梅芳泫。
高詠遍、蜀箋吳繭。六代江山文酒地,記孝侯、臺畔春陰淺。
唐代:
韓熙載
仆本江北人,今作江南客。再去江北游,舉目無相識。
金風吹我寒,秋月為誰白。不如歸去來,江南有人憶。
未到故鄉時,將為故鄉好。及至親得歸,爭如身不到。
仆本江北人,今作江南客。再去江北遊,舉目無相識。
金風吹我寒,秋月為誰白。不如歸去來,江南有人憶。
未到故鄉時,將為故鄉好。及至親得歸,爭如身不到。
兩漢:
佚名
鼎湖龍遠,九祭畢嘉觴。遙望白云鄉。簫笳凄咽離天闕,千仗儼成行。圣神昭穆盛重光。寶室萬年藏。皇心追慕思無極,孝饗奉烝嘗。
鼎湖龍遠,九祭畢嘉觴。遙望白雲鄉。簫笳凄咽離天闕,千仗儼成行。聖神昭穆盛重光。寶室萬年藏。皇心追慕思無極,孝饗奉烝嘗。
元代:
丁鶴年
東歸間道已浮杯,力疾遙迎日幾回。何處晚來成誤認,風簾竹影月窗梅。
東歸間道已浮杯,力疾遙迎日幾回。何處晚來成誤認,風簾竹影月窗梅。
:
釋元肇
清簡何曾五馬榮,時艱念慮在生靈。江如謝朓詩中靜,山似岳陽樓上青。
戢戢魚頭曝冬日,翩翩鴉字出宸庭。三吳父老遙相祝,幾向天邊望福星。
清簡何曾五馬榮,時艱念慮在生靈。江如謝朓詩中靜,山似嶽陽樓上青。
戢戢魚頭曝冬日,翩翩鴉字出宸庭。三吳父老遙相祝,幾向天邊望福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