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歌行
長歌行。宋代。白玉蟾。 厥初由閥閱,吾志在林泉。為舜不無地,睎顏盡有天。魚蟲猶可佛,雞犬皆登仙。顧我非六六,荷天良拳拳。幼時(shí)氣宇壯,長日文彩鮮。琴劍微暖席,江湖動經(jīng)年。異乎三子撰,契彼五家禪。既已出洙泗,從而師偓佺。肩依洪崖右,道在靈運(yùn)前。所得既天秘,與交又國賢。可圖大藥資,以辦買山錢。東訪鼎湖浪,西尋蒼梧煙。一寸百煉剛,半生雙行纏。簪紳非無欲,魚鳥從所便。逸興五湖闊,虛名四海傳。飽餐青精飯,細(xì)讀黃石編。頃自七閩出,放焉迷市廛。紅塵刺人眼,名利交相煎。富貴已嘗鼎,云霄當(dāng)著鞭。蹉跎度青春,遲暮即華顛。且有安期棗,與夫泰華蓮。高陵易為谷,滄海俄成田。光景亦倏忽,物華隨變遷。仰天時(shí)一笑,顧影長自憐。紫府何冥邈,青鸞何沉綿。蓬萊云渺渺,小有月娟娟。策足青霞路,收功牙芽鉛。上以游太虛,下以窮九淵。輦轂氣所王,湖山樂無邊。飄然復(fù)何往,此去如蛻蟬。
厥初由閥閱,吾志在林泉。
為舜不無地,睎顏盡有天。
魚蟲猶可佛,雞犬皆登仙。
顧我非六六,荷天良拳拳。
幼時(shí)氣宇壯,長日文彩鮮。
琴劍微暖席,江湖動經(jīng)年。
異乎三子撰,契彼五家禪。
既已出洙泗,從而師偓佺。
肩依洪崖右,道在靈運(yùn)前。
所得既天秘,與交又國賢。
可圖大藥資,以辦買山錢。
東訪鼎湖浪,西尋蒼梧煙。
一寸百煉剛,半生雙行纏。
簪紳非無欲,魚鳥從所便。
逸興五湖闊,虛名四海傳。
飽餐青精飯,細(xì)讀黃石編。
頃自七閩出,放焉迷市廛。
紅塵刺人眼,名利交相煎。
富貴已嘗鼎,云霄當(dāng)著鞭。
蹉跎度青春,遲暮即華顛。
且有安期棗,與夫泰華蓮。
高陵易為谷,滄海俄成田。
光景亦倏忽,物華隨變遷。
仰天時(shí)一笑,顧影長自憐。
紫府何冥邈,青鸞何沉綿。
蓬萊云渺渺,小有月娟娟。
策足青霞路,收功牙芽鉛。
上以游太虛,下以窮九淵。
輦轂氣所王,湖山樂無邊。
飄然復(fù)何往,此去如蛻蟬。
白玉蟾簡介
唐代·白玉蟾的簡介

白玉蟾(1194 - ?),南宋時(shí)人,祖籍福建閩清,生于海南瓊州,內(nèi)丹理論家。南宗的實(shí)際創(chuàng)立者,創(chuàng)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長庚,本姓葛,名長庚。字如晦,號瓊琯,自稱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瓊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聰慧,諳九經(jīng),能詩賦,長于書畫,12歲時(shí)舉童子科,作《織機(jī)》詩;才華橫溢,著作甚豐。自幼從陳楠學(xué)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陳楠于羅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訣并五雷大法。
...〔 ? 白玉蟾的詩(63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