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洞瀑
石門洞瀑。清代。魏源。 來從不盡山,歸入無底谷。谷中鳴百雷,谷外攢蒼玉。有呼響必應,環合城墉束。大聲劈天來,千丈壁如覆。再墜再飛起,匯此兩潭綠。雄豪化清泚,蒼翠圍寒肅。滿壁蛟螭痕,泉聲寒佛屋。客踞潭中砥,僧入簾中瀑。四面和松濤,諸天奏琴筑。神物呦潭中,中宵光上燭。何時起行雨,一洗蒼生溽。
[清代]:魏源
來從不盡山,歸入無底谷。谷中鳴百雷,谷外攢蒼玉。
有呼響必應,環合城墉束。大聲劈天來,千丈壁如覆。
再墜再飛起,匯此兩潭綠。雄豪化清泚,蒼翠圍寒肅。
滿壁蛟螭痕,泉聲寒佛屋。客踞潭中砥,僧入簾中瀑。
四面和松濤,諸天奏琴筑。神物呦潭中,中宵光上燭。
何時起行雨,一洗蒼生溽。
來從不盡山,歸入無底谷。谷中鳴百雷,谷外攢蒼玉。
有呼響必應,環合城墉束。大聲劈天來,千丈壁如覆。
再墜再飛起,彙此兩潭綠。雄豪化清泚,蒼翠圍寒肅。
滿壁蛟螭痕,泉聲寒佛屋。客踞潭中砥,僧入簾中瀑。
四面和松濤,諸天奏琴築。神物呦潭中,中宵光上燭。
何時起行雨,一洗蒼生溽。
唐代·魏源的簡介
魏源(1794~1857年),清代啟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近代中國“睜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名遠達,字默深,又字墨生、漢士,號良圖,漢族,湖南邵陽隆回人,道光二年舉人,二十五年始成進士,官高郵知州,晚年棄官歸隱,潛心佛學,法名承貫。魏源認為論學應以“經世致用”為宗旨,提出“變古愈盡,便民愈甚”的變法主張,倡導學習西方先進科學技術,總結出“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新思想。
...〔
? 魏源的詩(36篇) 〕
宋代:
邵雍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會計時。進退云山為主判,陶镕水竹是兼司。
鶯花舊管三千首,風月初收二百題。歲暮又須行考課,堯夫非是愛吟詩。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會計時。進退雲山為主判,陶镕水竹是兼司。
鶯花舊管三千首,風月初收二百題。歲暮又須行考課,堯夫非是愛吟詩。
清代:
曾尚增
太塘嶺下好停車,小憩茅庵日已斜。藜莧嘗來偏有味,鷦鷯隨處可為家。
夢中云樹迷千里,壁上煙嵐識九華。最喜僧雛能解事,殷勤頻獻奧香茶。
太塘嶺下好停車,小憩茅庵日已斜。藜莧嘗來偏有味,鷦鷯隨處可為家。
夢中雲樹迷千裡,壁上煙嵐識九華。最喜僧雛能解事,殷勤頻獻奧香茶。
明代:
王紱
泉聲山色古今同,師去尤能繼若翁。臨別自慚無可贈,一枝聊為助清風。
泉聲山色古今同,師去尤能繼若翁。臨別自慚無可贈,一枝聊為助清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