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小隱圖
岐山小隱圖。元代。李孝光。 我思岐山,無日不思。彼岐出云,亦返于岐。思何不歸,孰言岐遠。舟則在川,車則在坂。維岐之陽,有棗于桑。余歸之不遑,余心之傷。
[元代]:李孝光
我思岐山,無日不思。彼岐出云,亦返于岐。思何不歸,孰言岐遠。
舟則在川,車則在坂。維岐之陽,有棗于桑。余歸之不遑,余心之傷。
我思岐山,無日不思。彼岐出雲,亦返于岐。思何不歸,孰言岐遠。
舟則在川,車則在坂。維岐之陽,有棗于桑。餘歸之不遑,餘心之傷。
唐代·李孝光的簡介
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學家、詩人、學者。初名同祖,字季和,號五峰,后代學者多稱之“李五峰”。溫州樂清(今屬浙江)人。少年時博學,以文章負名當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趨時尚,與楊維楨并稱“楊李”。早年隱居在雁蕩五峰山下,四方之士,遠來受學,名譽日廣。至正七年(1347)應召為秘書監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書監丞。至正十年(1350)辭職南歸,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歲。著有《五峰集》20卷。
...〔
? 李孝光的詩(259篇) 〕
清代:
姚燮
斗角鉤心,仿股直弦斜,裁就鈿表。一卷閑云,花樣別翻新妙。
那夕乞向天孫,恁慧解、欠三分到。等繡鴛、度與金針,須值藕心聰皎。
鬥角鈎心,仿股直弦斜,裁就鈿表。一卷閑雲,花樣別翻新妙。
那夕乞向天孫,恁慧解、欠三分到。等繡鴛、度與金針,須值藕心聰皎。
宋代:
姜特立
世間固有無情物,天上寧無有慾仙。
想得武陵人去后,精神交感此因緣。
世間固有無情物,天上甯無有慾仙。
想得武陵人去後,精神交感此因緣。
宋代:
陸游
江湖雙鬢禿,宇宙一身窮,酒浪搖輕碧,燈花落碎紅。
交情元易見,春事半成空。
江湖雙鬢禿,宇宙一身窮,酒浪搖輕碧,燈花落碎紅。
交情元易見,春事半成空。
明代:
鄭善夫
道人昔年屠赤虬,虬革中作云錦裘。授之素女制方舄,精比南海之輕綃。
鹖冠鶴氅言好逑,未有售者微其儔。余知尤物終非世所畜,化作雙鳧飛去從王喬。
道人昔年屠赤虬,虬革中作雲錦裘。授之素女制方舄,精比南海之輕綃。
鹖冠鶴氅言好逑,未有售者微其儔。餘知尤物終非世所畜,化作雙鳧飛去從王喬。
宋代:
劉攽
烈風呼洶震山林,小雨霏微駐薄陰。南畝旱苗焦欲死,擬將如許號為霖。
烈風呼洶震山林,小雨霏微駐薄陰。南畝旱苗焦欲死,擬將如許號為霖。
:
劉摰
水落溪橋霜未寒,岡林平淺是西山。路穿峭茜青蔥底,寺在崎嶇屈曲間。
水落溪橋霜未寒,岡林平淺是西山。路穿峭茜青蔥底,寺在崎嶇屈曲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