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剡寄鄭天和
居剡寄鄭天和。宋代。李易。 金庭洞在桐柏山,山高一萬八千丈。中有神仙不死區,郁郁黃云覆其上。透巖流壑繞四旁,面勢參差皆意向。雞登天姥有時聞,鶴在沃洲何待放。彩衣大勝宮錦袍,白發奉親仍敬養。異才爭出輔清朝,爽氣自驚游碧障。古來無位有重名,吾家謫仙陸魯望。平生愿到猶不諧,矧復區區走俗狀。桃源康樂舊鄉存,路接風煙甘遠往。渡江正謂九華丹,石筍飛泉歸指掌。鸞翔鵠浴傳異時,列岫方池閑想像。剡溪隨處可卜居,乘興扁舟正相訪。
[宋代]:李易
金庭洞在桐柏山,山高一萬八千丈。中有神仙不死區,郁郁黃云覆其上。
透巖流壑繞四旁,面勢參差皆意向。雞登天姥有時聞,鶴在沃洲何待放。
彩衣大勝宮錦袍,白發奉親仍敬養。異才爭出輔清朝,爽氣自驚游碧障。
古來無位有重名,吾家謫仙陸魯望。平生愿到猶不諧,矧復區區走俗狀。
桃源康樂舊鄉存,路接風煙甘遠往。渡江正謂九華丹,石筍飛泉歸指掌。
鸞翔鵠浴傳異時,列岫方池閑想像。剡溪隨處可卜居,乘興扁舟正相訪。
金庭洞在桐柏山,山高一萬八千丈。中有神仙不死區,郁郁黃雲覆其上。
透巖流壑繞四旁,面勢參差皆意向。雞登天姥有時聞,鶴在沃洲何待放。
彩衣大勝宮錦袍,白發奉親仍敬養。異才爭出輔清朝,爽氣自驚遊碧障。
古來無位有重名,吾家謫仙陸魯望。平生願到猶不諧,矧複區區走俗狀。
桃源康樂舊鄉存,路接風煙甘遠往。渡江正謂九華丹,石筍飛泉歸指掌。
鸞翔鵠浴傳異時,列岫方池閑想像。剡溪隨處可蔔居,乘興扁舟正相訪。
唐代·李易的簡介
李易(?~一一四二),字順之,江都(今江蘇揚州)人。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進士。三年,為江陰軍簽判。紹興元年(一一三一),擢太常博士,遷中書舍人,出知揚州。官至敷文閣待制。十二年,卒于秀州(《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四七)。《兩宋名賢小集》卷一八四存有《李敷文詩集》一卷。事見《宋歷科狀元錄》卷五,今錄詩十三首。
...〔
? 李易的詩(13篇) 〕
宋代:
釋月澗
雪峰不登岳,辛苦事參訪。虛空開笑口,猿鶴增悲悵。
我昔乘天風,絕頂倚藤杖。群山如子來,萬境供一望。
雪峰不登嶽,辛苦事參訪。虛空開笑口,猿鶴增悲悵。
我昔乘天風,絕頂倚藤杖。群山如子來,萬境供一望。
:
林占梅
怪石清流回繞,奇花瘦竹回遭。有此閒情不領,肯與傀儡爭高。
怪石清流回繞,奇花瘦竹回遭。有此閒情不領,肯與傀儡爭高。
元代:
善住
茅茨拋在翠微間,即栗橫肩又獨還。松樹別來巢鶴大,銅瓶歸去蟄龍閒。
西風黃葉埋寒徑,落日青猿叫亂山。后夜月明誰是伴,枕前飛瀑響潺潺。
茅茨拋在翠微間,即栗橫肩又獨還。松樹別來巢鶴大,銅瓶歸去蟄龍閒。
西風黃葉埋寒徑,落日青猿叫亂山。後夜月明誰是伴,枕前飛瀑響潺潺。
宋代:
武衍
月冷江空夜氣濃,桂行飛下廣庭風。
不知何處神仙過,鶴唳數聲煙靄中。
月冷江空夜氣濃,桂行飛下廣庭風。
不知何處神仙過,鶴唳數聲煙靄中。
唐代:
杜甫
九農成德業,百祀發光輝。報效神如在,馨香舊不違。
南翁巴曲醉,北雁塞聲微。尚想東方朔,詼諧割肉歸。
九農成德業,百祀發光輝。報效神如在,馨香舊不違。
南翁巴曲醉,北雁塞聲微。尚想東方朔,詼諧割肉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