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介甫知毗陵
送王介甫知毗陵。宋代。梅堯臣。 吳牛常畏熱,吳田常畏枯。有樹不蔭犢,有水不滋{左禾右芻}。孰知事春農,但知急秋租。太守追縣官,堂上怒奮須。縣官促里長,堂下鞭撲俱。不體天子仁,不恤黔首逋。借問彼為政,一一何所殊。今君請郡去,預喜民將蘇。每觀二千石,結束辭國都。絲韉加錦緣,銀勒以金涂。兵吏擁後隊,劍撾盛前驅。君又不若此,革轡陪泥烏。欵行問風俗,低意騎更駑。下情靡不達,略細舉其麤。曾肯為眾異,亦罔為世趨。學詩聞已熟,愛棠理豈無。
[宋代]:梅堯臣
吳牛常畏熱,吳田常畏枯。
有樹不蔭犢,有水不滋{左禾右芻}。
孰知事春農,但知急秋租。
太守追縣官,堂上怒奮須。
縣官促里長,堂下鞭撲俱。
不體天子仁,不恤黔首逋。
借問彼為政,一一何所殊。
今君請郡去,預喜民將蘇。
每觀二千石,結束辭國都。
絲韉加錦緣,銀勒以金涂。
兵吏擁後隊,劍撾盛前驅。
君又不若此,革轡陪泥烏。
欵行問風俗,低意騎更駑。
下情靡不達,略細舉其麤。
曾肯為眾異,亦罔為世趨。
學詩聞已熟,愛棠理豈無。
吳牛常畏熱,吳田常畏枯。
有樹不蔭犢,有水不滋{左禾右芻}。
孰知事春農,但知急秋租。
太守追縣官,堂上怒奮須。
縣官促裡長,堂下鞭撲俱。
不體天子仁,不恤黔首逋。
借問彼為政,一一何所殊。
今君請郡去,預喜民將蘇。
每觀二千石,結束辭國都。
絲韉加錦緣,銀勒以金塗。
兵吏擁後隊,劍撾盛前驅。
君又不若此,革轡陪泥烏。
欵行問風俗,低意騎更駑。
下情靡不達,略細舉其麤。
曾肯為衆異,亦罔為世趨。
學詩聞已熟,愛棠理豈無。
唐代·梅堯臣的簡介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
? 梅堯臣的詩(1885篇) 〕
宋代:
柳永
吳會風流。人煙好,高下水際山頭。瑤臺絳闕,依約蓬丘。
萬井千閭富庶,雄壓十三州。觸處青娥畫舸,紅粉朱樓。
吳會風流。人煙好,高下水際山頭。瑤臺絳闕,依約蓬丘。
萬井千閭富庶,雄壓十三州。觸處青娥畫舸,紅粉朱樓。
:
金朝覲
秋風落葉感星霜,辜負韶光春夢長。硯北隨兄供筆墨,廚東呼嫂問羹湯。
劫當桓景都歸命,禮據檀弓可勿殤。他日登高臨眺處,天涯布奠一傾觴。
秋風落葉感星霜,辜負韶光春夢長。硯北隨兄供筆墨,廚東呼嫂問羹湯。
劫當桓景都歸命,禮據檀弓可勿殤。他日登高臨眺處,天涯布奠一傾觴。
清代:
孔繼瑛
有子悲風木,饑驅到北平。移家聊遠道,就食悵馀生。
載主親封篋,棲神宛倚衡。同車頻險阻,共命判幽明。
有子悲風木,饑驅到北平。移家聊遠道,就食悵馀生。
載主親封篋,棲神宛倚衡。同車頻險阻,共命判幽明。
明代:
皇甫汸
東山辭滿日,北郭送歸年。駐馬旌方舉,鳴笳座已遷。
傷心宿草地,灑涕菊花天。賴有徐卿子,寧云似舅賢。
東山辭滿日,北郭送歸年。駐馬旌方舉,鳴笳座已遷。
傷心宿草地,灑涕菊花天。賴有徐卿子,甯雲似舅賢。
:
戴梓
庭前有嘉樹,雙雙落奇鳥。卿云散組翰,煥彩張靈葆。
乳哺群雛嬌,噰噰聚晴曉。春風游冶郎,翠騎飛芳草。
庭前有嘉樹,雙雙落奇鳥。卿雲散組翰,煥彩張靈葆。
乳哺群雛嬌,噰噰聚晴曉。春風遊冶郎,翠騎飛芳草。
宋代:
王十朋
英英道山友,贈我深林芳。入室與俱化,同心如此香。
紉之可為佩,不采庸何傷。三復韓子操,援琴鼓揚揚。
英英道山友,贈我深林芳。入室與俱化,同心如此香。
紉之可為佩,不采庸何傷。三複韓子操,援琴鼓揚揚。